|
主賜平安 - 2011年3月13日
2011/3/26 上午 11:32
題目:主賜平安 日期:2011年3月13日 聖經:約翰福音十四章27節、腓立比書四章6~7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這世上的苦難從未間斷過,有時苦難來自重大的天災地變,如地震或水患;有時出於人為的意外,如車禍、火災;有時則是自然的法則,如生病、死亡。不管來自何種原因的苦難,大概沒有人喜歡遭遇這些,當無法避免的經歷了苦難時,就會覺得不平安。因此,人們想盡辦法不斷的努力,不管從科學、醫學、甚至是宗教的領域,就是盼望在生命的歷程中可以得著平安。然而,不管再怎麼努力,苦難還是不斷的發生,所以,當我們將平安寄望於外在生活經驗的平順、如意與否,似乎注定了人是無法享受平安的。那要如何是好?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平安」,讓沒人不想得著的平安不再是一種奢求,更不再是注定要面對的絕望。 究竟平安是什麼?基督徒平安的盼望在哪裡?主耶穌曾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約十四27a),耶穌豈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基督?事實上在耶穌道成肉身之後,亦曾親自經歷人的軟弱及可能遭遇的苦難,祂當然知道這世上的生活景況常帶給人許多的試煉、挑戰,甚至是攻擊,但因著祂的愛與權柄,耶穌又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主耶穌並不否認在世上所會遇見的一切,但祂說祂會勝過世界,使我們有平安,只要我們相信祂及祂的應許,自然可以領受得平安的盼望。果然,耶穌從死裡復活了,祂勝了世界了,且當祂復活時,多次向遇見的人說:「願你們平安!」(太廿八9、約廿19、21、26)。這平安確實存在嗎?當我們領受了應許與祝福之後,若因著生活中仍有苦難就感到不平安,那耶穌的應許豈不落空?我們的所信豈不失去意義? 我們需再仔細想想究竟耶穌應許的平安是什麼?耶穌說:「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是祂「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嗎?當然不是,這麼說是因祂所賜的平安與世人以為非得外在生活經驗平順才叫平安的平安不同。聖經中曾記載,當耶穌與門徒渡海時,因起了大風浪,門徒驚恐不已,耶穌卻仍可以安然入睡(太八23~27),在同樣的外在環境中,門徒因風浪甚大而感到不安,耶穌的反應卻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乃因耶穌的信心讓祂有平安。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有些人明明生活很安逸,但卻覺得不平安;有些人明明正處在危難中,但卻仍有依靠、有盼望,就仍覺得有平安。耶穌所要賜給人的平安正像這樣,就因為這平安不是從世界而來,也不受世界影響,祂才能肯定且勇敢的說:「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原來耶穌所賜給人的是內在的、心靈的平安,耶穌不是要人去期待藉著控制外在,才來得著平安;而是因著保守內心,而能勝過外在。如箴言所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讓心平安,才有真平安,這就是耶穌應許的平安,是祂所要賜給人的平安。要得著這樣的平安,關鍵在於生命有否與主聯結,對主有否信靠。當耶穌平靜風浪前指著門徒說,他們是「小信的人」,就是因為信心不足,才會在風浪中感到害怕而覺得不平安。 除了平靜風浪的故事以外,還有一次當耶穌要門徒先上船渡海,到了半夜耶穌走在水面朝著門徒走去,門徒起先以為見了鬼怪,就又害怕起來,當耶穌開口安他們的心之後,彼得想要試試耶穌的能力,便要求耶穌讓他同祂一樣走在水面去迎向祂。果然彼得亦走在水面上,但「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太十四30)。並不是耶穌沒有權能,也不是耶穌不幫彼得,只因外在的威脅太大,彼得便失去信心,才跟著也失去了平安。當耶穌救起彼得之後,對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太十四31)彼得因著信心的不足而害怕、疑惑,且因此失去平安,再次指出「信心」是平安與否的關鍵。 由上述的兩個故事我們不難知道,若我們將生命交託給主,對祂有全然的信心,能否有平安將不再受外在生活環境與經驗影響,甚至就算明天真是世界的末日,都將因這是表明基督將再臨、因表明永生的應許將不落空而感到平安、喜樂。在歷史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世界末日到了的謠傳,每當這樣的傳說被渲染而影響人心時,總會令許多人惶恐不安。若我們的平安是來自內心、來自生命與主聯結,就算明日真是主要再來的「世界」末日,我們都能不懼怕、有平安! 初代教會的基督徒因著信仰的緣故,常遭受本可不必要卻仍遭遇的苦難。如被選出的七執事中的司提反,他因傳講耶穌、堅持所信而被抓,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必是害怕、悖信,但因司提反「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徒六5),在激起眾怒要被用石頭打死之前,司提反卻是「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上帝的榮耀」(使七55)他非但沒有放棄所信,當「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籲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使七59)在面臨生死交關的苦難時,司提反仍能從容的禱告主接收祂的靈魂,難道他的境遇平順嗎?能有如此異於常人所能有的平安,正因祂信靠主,因他知道主與他同在,他是在基督裡生命蒙保守的人。 這就是主耶穌所要賜給人的平安,不被環境、遭遇影響,也沒人能給,更無人能奪的平安。這是復活的主仍與世人同在時的應許,主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足見平安早在耶穌完成十架救贖大能之前,就早已定意要給人的。上帝本就是賜平安的上帝,先知耶利米就曾如此傳達上帝的話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廿九11)既是如此,只要我們真心且堅定的信靠祂,這為我們而留,不是外在的、環境的平安,而是生命的、內在的平安,就將在我們的生命與主聯結時,豐豐富富的進入我們的生命裡頭。 雖然這平安是世界、世人不能給,但耶穌不會因其珍貴且稀有而「壟斷市場」,設下高門檻,使人需付上大的代價才能得著。耶穌說:「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祂明確地告訴我們,這雖是重價的恩典,卻是要白白賞賜給凡信靠祂的人。耶穌以最大的誠意,藉著賜下這「平安」,向世人表明祂最完全的愛,至於代價,卻只需要我們真心且堅定的信靠祂即可得著,我有豈有放棄、輕忽這恩典的道理? 主的應許在之後的使徒中仍明確的被提到,連沒有跟隨過耶穌的保羅都因著已領受這份在主裡才能得享的平安,他衷心地勸勉我們「當一無掛慮」,而保羅自己能領受主耶穌這樣因著恩典的應許,是因為他自從蒙召之後,就過著與主同行、「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效法耶穌、且活在基督裡的生活,那種用生命的改變所活出的信心,使他得享在基督裡「一無掛慮」的平安。 除此之外,保羅得享平安的另一秘訣是「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所要的告訴上帝」。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建立禱告生活的重要,因為在禱告中可以學會凡事交託,且愈是禱告,就愈知道禱告不是求己所要,不是要求上帝使我們的外在生活盡如己意,而是在信心中讓上帝的旨意行在我們的身上,經歷在基督裡,從上帝而來「出人意外的平安」。這平安將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甚至超越屬世的經驗與需要;這平安就像保羅說的,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的保守,而所保守的是我們的心懷意念。 總結來說,我們的生活本是捉摸不定,上帝應許賜下的平安,亦是主耶穌所賜下的平安,並不是生活的安穩,反而是不受外在的生活所攪擾,因著信心存於內心中的平安。主所賜的平安是要使我們不因生活的景況而憂愁、害怕的平安,只要我們因信耶穌而領受了這平安,哪怕是生命或世界的終末,因著主的應許,主所賜的平安仍要深藏於心、保守我們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