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起你的宣教熱情 - 2011年5月29日
2011/6/11 下午 6:02
激起你的宣教熱情 - 2011年5月29日 聖經:馬太福音十九章16~22節、使徒行傳一章8節 講道:湯玉芳牧師 我在馬偕護專,以前人叫馬偕護校,當校牧13年,因為天天和學生在一起,常常聽他們的故事與他們分享心情,也帶著他們去宣教,每年都出福音隊。所以我可以感受年輕生命的熱情與活力。所以心境上有年輕的感受,有一則詩詞說「青春不是年華,不是歲月,而是心境」我很認同喔! 我覺得年輕生命真美好,特別有活力與熱情,今天盼望我的分享能激起你的年輕生命,有著宣教的熱情。 上週我在學校的教師團契分享馬太福音19章16-22節,內容說到一個少年財主的煩惱,就是一個有錢的年青人,他來見耶穌問說:「我該做些什麼事,才能夠得到永恆的生命呢?」耶穌回答說:「若要得到永生,就當守誡命。」這個年輕人有守住,他在道德上的律法行為非常完全。品行端正良好,他不殺人、不姦淫、不偷竊、不會說謊陷害人,有孝順父母、也能愛人如己。從律法的觀點,他絕對是個好人。但耶穌卻挑戰他,要他變賣所有的來跟從他。他一聽見就垂頭喪氣的走開,因為他非常的富有,所以做不到。我們如果乍看這段經文也許會覺得不合理也不可能,有誰能放棄眼前大筆的財富和上好的生活享受來跟隨主,只為換永生呢?在學校的聚會中有一個初信主的老師提問說:「有誰能做到呢?」特別在馬太福音十九:29說「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弟兄姊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的,必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這句話在說什麼呢?我很快的聯想到馬雅各醫生與馬偕博士,兩位台灣長老教會南部與北部最早的宣教師,特別是第一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他自英國艾登堡大學醫學院畢業,又至德國柏林法國巴黎深造,捧著高學歷在伯明罕醫院做醫生。工作好得很,又能賺大錢,且地位名聲極高,但他真的做到了。為了基督耶穌之名,撇下了賺錢的行業,離別了父母親人,來到當日還很落後封閉的台灣,從高雄登陸,苦學台語,走到台南宣教,免費為人治病,但還受人排擠、擲石、謾罵,好不容易才將福音傳開。 但是如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145週年,建立1230間教會,可以說從馬雅各醫師開始播下的種子,經過多位宣教師接力的宣教,如今已得著百倍收成。這些紀錄都累積成為他們在天國的財富,並且在台灣的長老教會眾信徒的心中,會永遠傳頌與紀念馬雅各醫師等宣教師,他們遠渡重洋,捨己跟隨主的佳美腳踪。 一直以來我感謝上帝,在馬偕專校有一群基督徒老師,無論工作再忙再累,也願意當義工,晚上留下來與我們一起帶領學生聚會,甚至有老師跟我分享,他立志要在一生中帶領100個人信主。星期天在教會,我又看到多位長老無論平日工作再累再賺錢,週六、週日一定犧牲假期全心服事。因著這許多人捨己奉獻熱情事主的心,鼓舞著我要有不能停歇的宣教熱情,像是一種呼召「一定要」去傳福音。 各位弟兄姊妹各位同工,你有否宣教的使命感。還是認為我只是平信徒,只要來參加禮拜就夠了,要宣教就要像牧師一樣獻身去讀神學院才有能力去傳福音,或像長執被選出來才需要去服事,所以傳福音是牧師長執的責任。也許你會說我們不會這樣做啦,但我也有發現,很多教會在沒有牧師的時候長執會友都會主動出來服事,擔負許多的工作一但請到牧師,大家就放鬆了。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媽媽因為要準備過年整天打掃忙碌,非常的累,於是她盼望兒子和先生可以幫忙,於是就在家門的入口處放上一個記事板,上面寫著大大的字:「家務事人人有責」。兒子上課放學回來,一入門看到記事板的字,順手就拿筆把人人的第一個人畫上一條橫線與一點,變成「家務事大人有責」,然後就進房間休息。過一會兒先生回來了,也看見門口的記事板的字,也拿起筆來把大人兩個字的大畫上一點,人畫上一橫線與一點,變成「家務事太太有責」,而後坐在客廳看電視,當作沒事可做。吃晚飯時,太太覺得奇怪為何大家都沒有反應,走到大門口一看,真令人暈倒。 弟兄姊妹在一個團體中如果我們只想到自己,只關心自己不願付出,就代表你的屬靈生命還只是個嬰兒,沒有長大也沒有長進。教會也一樣如果只要牧師去做還是少數的長執去做,那麼教會也很難進步。事實上你真愛主你也就會去愛人,想把福音傳給人。雅各書五章19-20節說「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迷失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轉,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提前二:4)保羅說:「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所以這裡的經文再次召喚我們,主要藉著人去完成上帝救贖的心願,而這個人就是指你和我、我們眾人。這是神給我們的責任。 那麼傳福音的起點要從哪裡開始呢?我常聽青年人說「我要清楚聽見上帝呼召我要來當傳道人。是的有許多年輕人因為上帝的呼召去讀神學院當牧師,然後站講台牧養教會。可是我們未曾聽人說,我要清楚上帝的呼召來當醫生、來當老師、來當商人、來當司機、來當廚師、來當律師、來當立委。」事實上,上帝給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專業知識或技能,上帝在那個專業上呼召你,你就在什麼專業上獻身,假如你是一個工人,你就向你身邊的同事宣教,你就是被呼召成為工人們的宣教師,假如你是一個老師,你就是老師們的宣教師。一個人決志獻身就把專業技能或恩賜給放棄,這是非常可惜的,有些人被呼召要全職事奉,但神也呼召人可以帶職事奉。青年會YMCA的創始人喬治威廉斯,1821年出生在英國,父親務農他也務農。有一天他無意中把一車乾草都翻倒了,父親認為他不適合耕種,後來他轉到某個商店做店員,結果因為店中的另一個青年店員的影響下成為了基督徒,而後他立志一生的宗旨是「上帝第一」。 喬治20歲到一家大型布廠做工,工廠有80多位工人,一天工作12-14小時非常辛苦,所以工人下班後為要放鬆就常飲酒、賭博作樂,但3-4年後這群工人竟然都一一歸主,因為他們說在這裡不做基督徒太難了,因為喬治不斷的關心與宣揚福音及好的言行感化他們,後來連廠長也信主。這位青年會的創始人就在他生活工作的地方成為宣教師,負起福音見証的大使命。所以在你的工作崗位上宣教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另外有什麼不比拯救自己的家人、親友的靈魂更為重要且迫切的呢,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起點。我們不能留給牧師長執來做。有一個故事說:「一個8歲小孩有一天在路上看見一輛消防車急駛而過,小孩問父親怎麼回事,父親回答有地方失火了,消防車是專門替人滅火的。有一天這個8歲小孩乘父母不在家玩火,結果把臥房的蚊帳燒著了。小朋友想要去找消防車來滅火,於是往外跑著去找消防局,等消防車來到,房子也差不多燒光了。父親回家責怪這個小孩說:「當小小火苗燒著時,只要兩盆水就可以把火熄滅,但你怎麼這麼笨,跑出去找消防隊。」孩子說:「我本來也想舀水去潑熄,但想起你說消防隊是專門滅火的,所以我才跑出去的。」弟兄姊妹也許你會笑小孩笨,豈料我們也和他一樣,許多人信主得救了,但他卻從來不向未信的家人親友做見証傳福音。以為這是傳道人才能做的事,這不是和這個救火事件一樣,是個錯誤的解讀。歷史證明每一次的教會復興,都是因為有平信徒參加傳道。以近200餘年而 ,衛斯理時代英國教會的復興也得力於平信徒的努力。再看今日的教會,我們看到的增長快速的教會或教派無非都是信徒們全都動起來,大家都努力傳福音的成果。 有一首歌<讓我>歌詞說:「你用重價救贖我,使我脫離罪惡叫我這不配的人平信得救;你賜聖靈幫助我,使我勝過老舊我,乞求恩主領我邁向屬靈高峰…」。 親愛的同工、弟兄姐妹,面對即將來臨的2015年「宣教150周年」,大家期盼信徒倍增、福音傳遍、人人歸主,但你愛世界比愛上帝多的多嗎?你能否真有宣教師的熱情呢?還是只喊喊口號而已。什麼能喚起你的屬靈生命的高峰?讓你有動力迫切想傳福音給人。乞求神即刻來建造你我內在的屬靈生命,喚起我們宣教的熱情,讓我們齊來回應神恩,說傳福音是我的責任我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