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火從天上降下來 - 2011年9月11日
2011/10/23 下午 12:43
有火從天上降下來 - 2011年9月11日 聖經:歷代志下六章12節~七章3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由宗教所帶來對超自然存在的信仰是一件極奇妙的事,雖然人很難自己證明所信仰的對象的存在,但古今中外人們卻多次多方的經歷到這超自然的存在。不論是基督徒所信仰的上帝,或是其他對基督徒來說是偶像的這些「神明」,都有許多人努力的想要證明他們的不存在,但是愈是要證明,總是愈必需相信宇宙間有一位真神,且其對人有一定的權柄,並有其影響力;相對的也就有一些所謂的黑暗權勢。對於真神,人們會很渴慕遇見,卻對黑暗權勢產生畏懼,兩者終究就形成了人的信仰,甚至宗教化,成為人生活的一部份,深遠地對人的生活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既然因對超自然存在所產生的信仰如此真實,因這信仰而形成的宗教亦對人產生如此重要的意義及深遠的影響,我們就必需要問,身為基督徒,是否相信上帝真實的存在呢?當我們說上帝是以馬內利,亦就是與人同在的神時,你可否真的相信上帝不只存在,且確實與人同在呢?除非我們真實相信,否則這信仰對我們而言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不管我們的信仰經歷如何,至少千萬別被一些非基督徒影響,以為信仰只是一種心靈的寄託,或只是勸人為善的工具,若我們這樣想,那上帝就成了只是被人虛擬出來用以安慰自己,或道德勸說的工具?然而,上帝是又真又活的神,我們應該要尊崇祂、敬拜祂才是。 當有人對我們說宗教信仰是一種心靈的寄託、都是勸人為善的工具時,其實他們的心裡很可能並不這樣想,如此的說法其實只是不想讓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仰被動搖,也就是不想認識福音、接受真神上帝為他真實依靠的推託之詞。此話怎講呢?我們只要觀察說這話的人的信仰狀態即可知道,當他們拜起偶像來,那認真、專注的態度就可知道。舉台灣的媽祖信徒為例,當我們要向他們傳福音時,很可能也是以上述的說法來回應我們,但是從他們「三月瘋媽祖」的投入情況,那敬虔的態度,怎會只是「心靈寄託」而已?再從台灣人「迎神明」時,從找木頭、請師父雕琢,到作法事,為偶像開光點眼等,再再顯示他們是真的相信神明是真實的存在。也就是說,他們雖對基督徒說信仰是慰藉及勸善用的,但事實上他們對超自然存在的態度是認真的,他們真的相信神明的同在是一種祝福。 從基督徒的角度來說,他們是拜了假神,但這些拜假神的人卻是很認真的在拜,他們也有所謂的「靈修生活」,不管是燒香、獻祭、誦經等,都是他們建立信仰的方式,同時亦是他們對所敬拜的神明的一種表達敬虔的方式,他們不只很真實的相信有一位神,而且還相信當人親近神、為神築祭壇時,神明就會臨在,並且大大賜福給敬拜祂的人。 一樣是有信仰的人,基督徒相信唯有耶和華是神,且相信聖經所記,上帝藉著先知對我們的表明:「除了我以外,再沒有上帝;我是公義的上帝,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沒有別神。」(賽四十五21)我們有否真實相信上帝的存在及祂願與人同在的心意?若有,我們有否建立培育信仰的靈修生活?有否為上帝築起祭壇來向上帝表達對祂的敬虔?假神真拜很可惜,但若真神假拜豈不很可悲?基督徒若要信仰上帝,就一定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千萬不可受影響,只把信仰當寄託,這樣不只無法榮神益人,恐反倒辱神損人了。 所羅門王是一國之君,他本可以如許多的君王一樣,藉由造神運動來高舉自己,但是他沒有,而且還以最敬虔的心來信靠上帝;所羅門王為上帝蓋聖殿,他其實也有機會如許多君王一樣,透過建造神廟來操控人心,甚至進行宗教歛財,但是他也沒有,甚至動用國庫為上帝建造極榮美的聖殿,並親自帶領百姓將這殿獻給上帝,在聖殿啟用時還親自代表百姓向上帝禱告。 從所羅門王的禱告中我們不難發現,他雖貴為一國之尊,卻謙卑在上帝的腳前,凡所禱告的事,不管是感恩、頌讚、認罪、代求,他總是真心的求告上帝:「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他相信上帝是在高天之上,且必會垂聽那向祂呼求的人的禱告。 雖然耶路撒冷聖殿在當時必是極其榮美,但因所羅門王清楚知道所造的聖殿是要供人在此敬拜真神的,上帝不是人手所造的偶像,因此他還謙卑地說:「上帝果真與世人同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代下六18),他造聖殿、獻上聖殿並禱告呼求只有一個心意,他說:「惟求耶和華─我的上帝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代下六19)從所羅門王的獻祭、禱告,再再顯示他不只真心信靠上帝,且相信在祭壇前,上帝必願意垂聽、赦免、悅納人的擺上,而臨在其中,使人得著上帝的「守約施慈愛」。 從經文的記載,我們看到,果然在所羅門王獻祭、禱告之後,「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代下七1)。火的降下象徵上帝的臨在,且上帝的榮光就充滿其中,這是多麼大的恩典,當時的以色列百姓見這景象,無不更加的尊榮這位真實存在,且會與人同在的上帝。看聖經的記載,當「那火降下、耶和華的榮光在殿上的時候,以色列眾人看見,就在鋪石地俯伏叩拜,稱謝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代下七3) 當人可以經歷上帝的同在時,那敬畏上帝、尊榮祂的心必會如此的被激發出來,若我們的禮拜、禱告,亦能如所羅門王一般得上帝悅納,上帝會願意讓我們也經歷「有火從天上降下來,...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的恩典嗎?除非我們與所羅門王所敬拜的不是同一位上帝,否則這是一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有真實信仰上帝、尊榮上帝、敬拜上帝的心,若我們的信心與祭壇也得上帝喜悅,上帝必會降臨在我們當中,我們必也能領受祂那到永遠長存的慈愛。 「火」在聖經中代表上帝的同在,上帝曾藉著火來對所多瑪和蛾摩拉施行審判(創十九24~25);也曾在何烈山上那不被燒毀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祂自己(出三2);還曾在先知以利亞與巴力先知爭戰時,「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裏的水。」(王下十八38)。「火」既是上帝臨在的記號,我們若能經歷上帝將火降在我們中間,那真是何等大的恩典! 火可能降在現在的教會嗎?上帝的榮光可能彰顯、充滿在現在的教會嗎?初代教會亦曾領受上帝降火在他們中間,那是發生在五旬節,當門徒聚集起來同心合意的禱告時,「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徒二2~3)那火成了聖靈臨在的記號,「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二4)這是耶穌應許給從那時直到今日,凡相信祂、敬畏上帝的教會的恩典,這火的形象或許與舊約時期不同,但卻同樣象徵著上帝的同在,也同樣顯示出,若有人真心信靠、敬拜上帝,且為上帝築起祭壇,在祭壇前的禱告,因著上帝是必垂聽人禱告的神,且是守約施慈愛的神,祂就必使「火從天上降下來」,並使我們不僅經歷祂的同在,且能帶著聖靈的能力,成為上帝的見證,使上帝在我們當中得著祂當得的榮耀。 我們千萬別當個沒有「火」的基督徒,因為上帝的臨在是賜福的源頭;若沒有火、沒有上帝的臨在,我們的「相信」豈不枉然?要如何有火,如何得著「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的恩典?就是真心信靠上帝,並為上帝築起祭壇來敬拜、尊榮、呼求祂。盼望火能在我們敬虔的祭壇生活之中降在教會、家庭及我們的城市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