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上帝要揀選的人 - 2011年10月9日
上帝要揀選的人 - 2011年10月9日
2011/10/23 下午 12:47
上帝要揀選的人 - 2011年10月9日
聖經:使徒行傳六章1~7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教會增長一直都是各世代的基督徒渴望見到的,畢竟這是主耶穌託付的大使命,凡愛主的基督徒,相信無不對於復與抱以熱切的期盼。
初代教會是聖靈大動工的時代,從聖經的記載中,就可得知當門徒們領受了聖靈的澆灌,開始為福音火熱起來之後,不僅努力傳講主耶穌的救恩,更是在乎人生命的得救,由此,願意信靠、跟隨耶穌的人就加增的甚多。他們用的是什麼方法?聖經並沒有明記,但是從今天的主題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值得學習的重點。
首先可見的是使徒在教會的治理上應用了分工合作的模式,藉著選出合宜的人選,使治理的工作得到合宜的分工,使使徒們能專心在禱告與傳道的事上,也就是專心的聆聽及傳講上帝的話。這樣的管理帶出什麼景況呢?就是當使徒們能專心服事上帝的話時,上帝的話就興旺起來;而當上帝的話興旺起來時,門徒的數目就加增的甚多了。
可見,要使教會增長,教會就必需要有妥善分工且強健的服事團隊,並要有願忠心服事上帝話語的使徒,在這樣分工合作、各盡其職、相輔相成的團隊事奉中,使上帝的道興旺起來,當上帝的道四處被傳講,傳講及領受上帝話語的人,必都會被上帝的慈愛與救恩吸引,得救的人自然就會與日俱增。
初代教會因努力興旺上帝的道,教會快速的成長,在教會史中,許多地區或教會也都曾有快速成長的大復興,這是令人歡喜雀躍的事,也很令人受到激勵,甚至令人期待。但是仔細看看初代教會的情形,在教會人數劇增時,雖然令人羡慕,但聖經卻也忠實的記載了其中因著人的軟弱所產生的問題,以今日的經文所載,就是計較、紛爭。這情形雖然令人不安,但卻是教會更增長的轉機,而能使劣境變為祝福的主因,是使徒們的態度即處置的方式。
使徒們做了什麼?他們建立團隊,使教會因人多嘴雜的問題得到善處。但現代的教會也多半都有團隊,使徒們建立的團隊與現代教會的有何不同,為什麼當時的教會能因著建立團隊使危機變為轉機呢?而現代的教會同樣建立團隊,為何不但沒能使教會增長,甚至未必能解決問題呢?這與他們有落實建立團隊的目的、如何建立團隊,及所建立之團隊的特質有關。
初代教會建立團隊的起因並不是為了增長,而是要解決問題,是為使該被關心的人得到所需的關心,使發生的問題可以解決,使教會的管理可以更有秩序,使事工的發展不受到耽擱,且能順利推展下去。我們無法從聖經中知道究竟那惱人的飯食問題後來是否得到完全的解決,但按「上帝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來看,那問題必是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說,使徒的策略發揮了果效,且所揀選出來協助解決問題的人,很忠誠、負責的完成了託付,那被建立起來的團隊達成了起初被揀選出來的目的。可見,教會在增長的過程中,不用怕遇見問題,也不用擔心無法完成事工,當遇見問題,並有需完成的目標時,只要能妥善的建立團隊,且那團隊能忠心、負責的參與在使命中,教會的增長就有希望。
再看當初使徒們建造團隊時的方法及態度,聖經同樣未明載這部份,但至少可知使徒是從「你們」中間選出,也就是從向希伯來人發怨言的那群說希臘話的猶太人中選出了人。聖經記載的那些人名確實都是希臘話的名字,其中甚至包括了來自外地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可見不管使徒們採用什麼方法來揀選這七人,至少他們選人時沒有私心,而是藉著合宜的方式,按著恩賜及生命的景況來選出合神心意、可以達成事工、解決問題、完全託付的人選。不只如此,當人選出之後,使徒還以禱告來裝備他們,並藉著按手將上帝的恩賜傳承給他們。由此再次見著,教會服事團隊的形成不管用什麼方法,總不能有私心,惟要以所要揀選之人是否有合宜的生命景況,是否合神心意為考量,當選了對的人來做事,那對的人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對,使問題得到解決、事工得到助益。
至於使徒們所建立之團隊的特質是什麼呢?他們定了三個原則,這亦是使服事團隊可以「使命必達」的重要關鍵,這三個原則便是:
一、 有好名聲:
在台灣的社會文化裡,我們聽到有好名聲,可能直覺得會想到那人的道德操守、人際關係及社會評價等,但這些都不是使徒定下這條 件的主因。使徒所說的「有好名聲」指的是有好的信仰見證,能讓人在其身上看見上帝的榮耀,使人看見了,就覺得那人真是與上帝同行的人,這人的「名聲」可以高舉基督之名,使人渴慕能擁有與之相同的生命,這樣的名聲才是真正的好。
二、 被聖靈充滿:
初代教會的特色就是聖靈的同在,這不僅是聖靈充滿的現象,更是在領受聖靈之後,能活出「充滿聖靈」的樣式。保羅曾說過,聖靈充滿的人要能遠離過去,活出在基督裡新造的樣式,他特別指出,充滿聖靈的人必是結出聖靈果子的人,也就是具備「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23)這些特質的人。並且能善用從上帝而來的恩賜,盡心竭力的服事上帝,傳揚福音,努力學習基督的樣式,不只謙卑自己,且能愛人如己。一個充滿聖靈的人,也絕不會是個自義,以為自己聖潔了的人;相反的,會是一個努力活出聖潔樣式,喜愛親近上帝,也就是會靈修、敬拜上帝的人。
三、 智慧充足:
智慧不等於知識或才能,所以使徒們所說的智慧充足並不是有能力、有謀略、或有學問的人。所謂的智慧,指的是對上帝及祂的心意的認識,箴言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所以智慧充足的必是敬畏上帝的人,是願意花心力去認識上帝、尋求上帝旨意,並以活出上帝的樣式,努力行在上帝的旨意之中的人。
當使徒按著這三個原則來揀選人時,選出的人所建立起來的團隊就是那能與他們分工合作、彼此幫補的人,是能完全託付,使教會邁向增長之路的人。當人選對了,不只問題解決了,使徒也能專心於禱告與傳道,使上帝的道更加的興旺起來,自此教會也更加和睦了,團隊的形成也真正使教會的人更蒙福了。
反之,若選錯了人,結果會如何呢?有個叫小明的小朋友,他上的幼稚園舉辦萬聖節的恐怖化妝比賽,媽媽答應他會一同參加比賽,比賽當晚,小明的媽媽果然得了第一名。但媽媽卻是一路哭著回家,進家門時爸爸見媽媽哭的淚眼婆娑的衝進房間,不解的問小明怎麼回事,小明回答:「因為…我們去參加學校的恐怖化妝比賽,結果媽得了第一名。」爸爸說:「那很好啊!為什麼媽媽會哭得這樣傷心?」原來,當晚小明的媽媽因加班急忙趕到幼稚園,根本來不及為自己妝扮,她只是想去看比賽,怎知竟得了第一名,難怪她會如此的受傷。
這樣的選錯人會令人受傷,若是教會的服事團隊選錯了人,又會如何?可能問題會更糟、事工無法順利推展、使徒無法專心服事上帝的話、信徒得不到好的關顧,當然上帝的道就不會興旺,更別說能使教會增長了。
我們若都希望教會進步、增長,當上帝要揀選人來服事時,若是藉著我們的手來選,我們就要學習使徒,按上帝的心意,選出能在教會事工上一同榮神益人的人。那要選誰呢?每個人都當想著可能是我,因此,任何一個基督徒都當努力建造生命,讓自己能具備使徒所定下的這些條件,當上帝的呼召來時,上帝能在我們當中親自揀選出合祂心意的器皿來服事祂。
我們當中或許無人能完全具備聖經所載的這些生命的樣式,但絕不應因做不到就降低標準,使教會的服事團隊變得「寧濫勿缺」。就因這些條件並不易,我們更應努力的尋求、建造,只要願意以此為目標去努力,相信我們就會是上帝要揀選人,且在蒙揀選之後,因使上帝的道興旺,教會得增長,而成為蒙主悅納的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