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主的必都得救 - 2012年3月11日
2012/4/21 下午 2:35
題目:信主的必都得救 日期:2012年3月11日 聖經:羅馬書十章9~17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要得救並不難,聖經說:「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羅十10)所以只要我們心裡真正的相信,且口裡勇敢且真誠的宣告,我們就都能成為得救的人。 要信什麼?認什麼?聖經又說:「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 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羅十9)也就是真實相信耶穌是死裡復活的基督,且信使它從死裡復活的是自有永有的真神,就必得救。如何口認?就是勇於傳講福音、見證基督的復活、宣告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心信就是讓上帝在心中居首位,願意領受救恩,且認真學習、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因此,除了口裡承認、心裡相信之外,真正的相信還包括了行動跟隨,因為「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二17) 為了得救,我們必需成為口認心信且行動跟隨的人,這代價會不會太大?上帝的心意是什麼?祂是對人賣弄權柄、使人受約束的上帝嗎?當然不是,上帝是定意使人得救的上帝,所謂的口認心信不是條件,是上帝的邀請及殷殷的期盼,就像父母要孩子懂事、聽話,並不是要壓迫孩子,而是希望孩子能活得更好是一樣的;至於行動的跟隨更不是要求,這本是信主的人主動應有的回應,就像孩子得到父母的愛,就會願意孝順父母是一樣的。 從聖經中我們可以發現上帝愛我們的心意是一致的,在舊約中,上帝曾藉著先知耶利米這樣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廿九11)由此可清楚知道上帝的心意不是要使人受責罰,祂不是故意設了門檻,等著看我們摔跤的上帝,而是賜平安,要使我們有指望的上帝。保羅在今天的主題經文也引用了舊約約珥書中的一句話:「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珥二32),也是在向我們表明,只要我們真心信靠上帝,使人得救就是祂對我們永不改變的意念。 到了新約的時代,上帝差派耶穌道成肉身,並藉著耶穌對世人宣告:「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相信所有的基督徒每次想起這金句,必對上帝有無限的感恩,因為上帝非但不希望我們因為沒有信祂而招致滅亡,祂是一心一意的愛著世上萬民,還為了使人都得救,有永活的生命,甚至賜下祂的獨生子來幫助我們、救贖我們。祂深願我們都得救的心意在此更顯得完全。 所以,得救絕不是一件高門檻的奢侈品,而是用重價預備好,要白白賞賜給我們的恩典,就如保羅說的:「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羅八32)只是若我們的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弗二8),在恩典早已預備好時,我們是否有真實的信心,是否真心信靠主,是否明白上帝的心意是要使我們都得救,這些都是我們得救的重要關鍵。 若我們口認心信了,卻因不明白上帝的心意是使人得救,還受了台灣民間信仰文化的影響,一直以為信靠上帝是為滿足世界的需要,如功成名就、五子登科、家道豐富等,就會因為動機不對,而對信仰產生疑惑、不滿足。就如同一個孩子孝順父母時,若心裡想的是要得父母的家產,而不是父母要栽培他獨立自主的苦心,就可能不在乎父母的用心,且在還末得到家產前,反倒以為父母並不愛他。我們對主的信靠若是如此,信仰的態度就可能搖擺不定,甚至會因漸漸失去了盼望,而變得麻木、不冷不熱了。 這樣說並不是上帝不使人在世上的生活蒙福,我們只要讀了申命記廿八章1~14節、詩篇一二八篇就可知道蒙福本來就是敬畏上帝、信靠上帝所必得的結果。耶穌也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那些東西指的就是世上生活的需要,耶穌說,這些東西是要「加」給我們的,是當我們懂得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時自然可得的「贈品」,並不是我們信靠祂時仍需存於渴望中的事,若真需在各樣的事上有所求,也當記得優先次序及在乎程度的輕重比例。 保羅在今天的主題經文接著說:「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十14)由此我們知道,人不能真實的信主,是因未曾聽道;未曾聽道,是因為沒有人傳道。也就是說,要使人因著信,及出於信的求告得救,首先就是要有人傳道,且所傳的道是合上帝心意的道,而不是合自己、合世界價值觀的道。傳道的人也不可只把人帶到教會來,使其有新的宗教團體生活的經驗,卻未把信主最大的恩典是得救的道傳給對方,以致使其誤解信耶穌只是換個心靈寄託的對象,這樣的傳道就會像耶穌說的,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太十五14)就會因所傳的道未把人領到耶穌的面前,與沒有傳道是差不多的。 相反對,只要有人傳上帝所應許,就是那因信必得救的道,就能使聽道的人有機會因信而得著救贖的恩典。當我們是聽道的人時,我們一定要懂得聽上帝的道,而不是聽出於人的傳統,不管起初傳道給我們的人是父母或是親友,他們所傳的若是「信主的必得救」的道,相信我們都會是信心堅定、愛主勝過世上一切、以求得上帝的國和祂的義為首位的基督徒。若當初所聽到的道是世界的道、宗教的道,是要得滿足的道、得保佑的道,是過宗教團體生活以得寄託的道、勸人為善的道,在我們明白信主的主要且重要的事是「生命得救」時,務要謙卑下來,領受上帝藉著保羅對我們傳講的這道,不再讓信耶穌的期待停留在屬世生活的需求勝過生命的得救。 對於非基督徒,聽道大都是要有人傳道才行,但對於已信主的基督徒,要使信心愈來愈堅定、愈能合神心意,除了仍謙卑聽取別人的分享之外,還可以自己努力的讀聖經,雖然是讀的,但與聽是一樣的,甚至可以更精準的領受上帝的話語。所以,為了使我們持續成為一個謙虛聽道,且能聽到合神心意的道的人,殷勤讀聖經是很重要的事。當我們讀多了上帝的話,若有機會去傳道時,所傳的道也必能準確、忠心的將上帝的道傳講出去。 當保羅說信主的必得救,求告主的也必得救時,顯然他在告訴我們,當我們領受了上帝的道之後,一定要成為一個因著信心勇於求告的人,也就是要讓信心帶出禱告的生活,使禱告的生活成為堅定信心的幫助。要禱告些什麼呢?主耶穌說:「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十五7)要使所求得成就,我們當常在主裡面,常與主同行,歡迎耶穌在我們的生命中掌權為王,且活在祂的話語、旨意之中,學習按著主的心意來求,那我們所盼望得著的救恩主就必給我們成就。 具體的來說,一個有信心的人,禱告時不會從屬世需求的求告開始,也不會將重心放在為所需的祈求上。有信心的求告必是以上帝的心意為出發點。上帝說:「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賽四十三21),所以,我們要學會讚美、尊榮與感恩,就如保羅所說:「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8) 其次是悔改,當人還在罪中時,便會因罪而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三23),所以我們要天天悔改在上帝的面前,求得上帝的赦免,並求告聖靈保守過聖潔的生活。 再來是為萬民代求,保羅說:「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前二1)上帝的心意是「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耶穌道成肉身的心意更是「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上帝若是如此的憐恤萬國萬民的靈魂,我們的禱告當然要按著祂的心意來呼求。 最後當然還是可以為自己及自己關心的人、事禱告,只要所求告的不是妄求,而是合神心意的,主耶穌說,那出於信心的禱告:「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十一10) 綜合上述,當我們已完全明白信主最重要、最珍貴的恩典是得救時,為了使我們的信心得著建造,尚有幾件重要的提醒: 一、 積極親近上帝,也就養成固定靈修的習慣,並喜愛參加教會的各項聚會及禮拜,好成為領受恩典的人。 二、 學會求告,且建立穩定、健康的禱告生活,並且不只有個人的禱告,也能保握群體禱告的機會,勤赴禱告會,在個人或群體的禱告中,建立且顯明信心,成為真正信道的人。 三、 勇敢宣告,讓所領受的道因著生命見證及口述傳遞,向周遭的人宣告耶穌基督是主,是從死裡復活,使人得救的主,使成為能見證上帝榮耀的人。 四、 為了能讓所傳的道能是上帝要使人生命得救的道,傳道的人應努力建造信仰根基,藉著讀經、查經及各樣的裝備,讓生命因有穩固的根基,而能日漸成熟穩健,使自己能奉主名成為傳主道的人。 若我們都同意信主是為了生命得救,而得救的關鍵是以正確的信仰態度來信主,盼望我們眾人就都願意更謙卑的來聽道、信道、求告,且為了使更多人能因信主而得救,也願意成為傳道的人,相信我們這純全且合神心意的信,必使我們及所有與我們一同信主的都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