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題目:不同肢體,同一身體 日期:2012年5月26日
題目:不同肢體,同一身體 日期:2012年5月26日
2013/7/5 下午 11:51
題目:不同肢體,同一身體 日期:2012年5月26日
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二章4~13節、24~27節 講道:潘忠杰牧師
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保羅因為哥林多教會內的問題而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會友。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探討的主題是聖靈與基督徒合一的議題,這裡不但提及屬靈恩賜,也提到聖靈在基督徒合一所扮演的角色。在保羅的觀念裡,基督徒的整個生命都在經歷聖靈的工作,聖靈是潔淨、公義的來源、更是親密團契以及對神的認識。所以屬靈恩賜並不是用來彰顯聖靈權能,而是基督徒團契和合一的源頭。
保羅曾稱讚哥林多教會「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哥前一章7節)但他們不明白神為甚麼把這樣的恩賜給他們,哥林多教會的人有了恩賜,卻缺乏愛心,甚至自以為比別人強,以為能說方言,就是有聖靈充滿,表明有恩賜就是與眾不同,而輕看別人,因為這些問題產生了哥林多教會內的分裂,保羅透過書信再次提醒哥林多教會,神把恩賜給信徒的目的,乃為造就教會,聖靈作了恩賜的供應,叫所有事奉的人有合宜的才能去完成各種的職事。
1. 恩賜、執事、功用有差異,但來源卻是上帝
在哥林多前教會裡面,也因著有許多的不同,例如不同的恩賜,有人說預言,有人講道,有人說方言,有人醫病。還為了不同的屬靈領袖而起爭執,有人跟隨保羅,有人喜歡亞波羅,有人認同彼得,因著這些的不同,在哥林多教會中開始有了衝突和紛爭。但保羅卻從經文中提醒著我們恩賜、執事、功用雖有差異,卻是同一位上帝所賞賜的。
2. 聖靈為了要叫人們得益處,在每人身上彰顯不同的工作。
有一天身體上各部分相聚議論,各都抱怨那『胃』,說它甚麼都不作,卻要我們各自盡力來供給它。
嘴說:『你們看這討厭的懶東西──胃。它不能說一句話,也永沒有唱過一首歌。我一天幾次讓食物從我這裏經過,去裝滿它,它卻永不向我說聲謝謝。這種勞而無功的事,我真不願再幹了。』
手說:『這話很對。就如我們,終日辛勤工作,無非想賺幾個錢,我們手掌變粗,起了硬皮,手指有時疼痛。最可惡的是,我們回家之後,還得替這毫無用處的胃拿取食物,卻永沒有得過它一個謝字。』
頭也猛點頭說:『對阿,真的。我常因為想要如何煮食物,弄得晚上睡不好。有時家裡食物不夠,我就焦慮到不行。我以為胃它會給我一些主意,可是我永沒有聽它說過一句話。』
腳用力在地板上踏了幾下,說:『你們還不知道我們的辛苦呢。我們一天到晚都要背著這個討厭的胃。走到這,走到那,卻沒有任何的酬報。』
於是別的肢體也都加入討論。眼說它有目光察看一切;耳說它留心聽各種的聲音;後來各個肢體一致贊成,從今以後不再幫助那胃。頭不再想,手不再工作,嘴不再吃,因此使胃不能再得食物。結果兩腳疲乏不能走路,手臂酸軟不能動,頭因無力而眩暈,全身軟弱不堪。
於是胃就對它們說道:『你們真是不知利害。豈不知道供我食物,就是供給你們自己?你們給我食物,我使食物變成精力,還給你們,使你們能夠工作。你們不給我食物,我怎能幫助你們?』
(弗四:12,16)「為要成全聖徒,各盡 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雖然恩賜有分別,但目的相同,神所賜給各人的恩賜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要人得益處。所以我們要讓聖靈教導我們善用恩賜,好叫別人因我們得著更多的益處。
3. 基督徒的關係如身體有不同的肢體,既分工又合一。
每個人的差異,不是誇耀自己,而是互相協助。12節說到:「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聖經用身體比喻教會,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每位弟兄姊妹,如同身體中的肢體,手、腳、眼睛、嘴巴、耳朵,雖是不同,卻是可以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基督的大使命。沒有一個肢體可以對另一個肢體說它不重要,自己最重要。保羅強調不被看得起的肢體,更需要愛護,因為有了他們的幫助,才可以發揮我們的才能。例如:我們今天來到教會做禮拜,就像牧師講道,還要有人為他禱告,有人司會、司琴、 獻詩、招待、清潔,更要有人來聽道……。如此才能讓每個肢體,緊緊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肢體。上帝沒有把所有的恩賜只賜給一個人,祂把不同的恩賜賜給眾信徒,叫我們學習互相連絡,彼此相助,作神的好管家(弗 4:16;彼前 4:10)。在場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是重要的肢體,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被忽視。
在這裡透過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保羅對基督裡每一個人的看重,有的人可能能力特別突出,就好像眼睛、手一樣的重要,但在一個身體裡面,也都是互相效益的一部份肢體。所以,保羅繼續更加強調,每一個肢體都互相需要,而軟弱的肢體更需要被特別看顧。
一位老先生看見天空上飄著一個很美麗的風箏,他就好奇的問:『請問到底是誰在放風箏?』小男孩說:『當然是我阿!難道風箏自己會飛嗎?』這時候,風說話了:『你錯了,是我在放風箏;沒有我,風箏放得成嗎?』線說:『且慢!是我在放風箏,沒有我,風有甚麼用!』尾巴說:『可惜你們都錯了,是我在放風箏!風箏是由我在操縱的,難道連這一點常識你們都不懂嗎?』究竟是誰在放風箏呢?他們都錯了,其實他們也都沒有錯,因為各有各的功效,彼此合作就能放風箏。我們信徒若能彼此配搭合作,教會必然能為主做更多的工。
4. 一個肢體受苦,就是身體受苦,就是所有的肢體受苦,得榮耀也是如此。
在同一個身體裡,感覺是相通的。任何肢體受苦,如同整個身體受苦;若身體一部份受苦,而其他部份都相安無事,這是不可能的。保羅要告訴我們,只要是在基督裡,就同是一個身體,就是我們都要去關懷的事。這是基督裡的愛,如果我們是一個講愛的信仰團體,同為基督身體的主內弟兄姊妹有需要,就更值得我們留心去關懷、去關愛。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在基督裡的每一個你我,真的都值得我們花時間去關懷,好讓我們在基督裡,分享主的愛。
有人做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
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兩旁都坐著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區,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
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區,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彩烈。
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對方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盡興。
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我們就是彼此的肢體,而且是一同連結於基督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