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家和萬事興 - 2011年3月27日
家和萬事興 - 2011年3月27日
2011/4/16 下午 10:39
題目:家和萬事興 日期:2011年3月27日
聖經:瑪拉基書四章6節、以弗所書二章14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不知是否因為家要和並不容易,台灣話中有句「家和萬事興」,是許多時候被用以互相提醒、勸勉的話。為了家和,以致能使家庭生活使人有盼望,最常聽到的方法就是忍耐。聖經中就這樣教導我們:「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一19),因為隨意動怒「並不成就上帝的義」(雅一20),亦就是說生氣不能讓人得著上帝的恩待,所以,我們不能對家人亂生氣。但這實在不容易,因為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境,面對看來不安全的人時,我們可能還會因為無法掌握結果,而不得不的忍耐,但家是許多人覺得最安全的地方,家人是我們覺得最放心的人,也就較容易將情緒自然抒發出來,卻也常因此而輕易的發怒,造成彼此的傷害,所以,要在家中以「忍耐」與家人相待,有時反倒比對家人以外的人更難。然而,家不和萬事不興,為了家和,忍耐仍是家人相處不得不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功課。
有首家喻戶曉的民謠「甜蜜的家庭」,其歌詞寫道:「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姐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這樣的情景羡煞許多家庭還有破口的人,也使許多人因此努力地想盡辦法,就是要將自己的家建構的像這樣的和樂。
有些人的方法是用像前文說的忍耐,有些人則努力賺錢,心想如果家庭的經濟能再好些,生活過得如意些、享受些,應該就會和樂些了,萬一有什麼不愉快,一起吃噸大餐,可能就能消除怒氣、和樂融融了。但事實不然,太多人物質生活過得很好,但還是覺得家庭不和樂,聖經也說:「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箴十七1)那首「甜蜜的家庭」的歌詞中段就寫著:「雖然沒有好花園...。雖然沒有大廳堂...」,但是家庭還是可以很可愛。可見物質生活雖然會影響家庭的和樂,我們也不否定有時還真的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情形,但再怎麼樣我們都知道,家要和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及要件。
為了使人活得更快樂,在諮商輔導的範疇也提供了一些看法及方法,如家族治療學派,就有對家庭很完整的探討,也提供了使人自己及家庭更快樂的許多很專業的方法。有位任教於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大師,叫黃維仁,來自台灣,人稱「愛情博士」,他近幾年研發了一套叫「親密之旅」的課程,裡面雖蘊涵著心理、輔導等專業的學理,但卻深入淺出地適合任何人來學習,這套課程的目的主要是要幫助人與人彼此間建立更健康且親密的關係,舉凡夫妻、親子、朋友...等,幾乎都適用,但我個人覺得尤其適合用來促進家庭的和樂。只是這類的方法、技巧再有幫助,似乎還是無法解決所有人的所有問題,特別當遭遇偶發的重大事件時,老我的腳本就容易又像野火一樣,一經春風,又死灰復燃,使我們說了不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以致又傷了和樂。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要家庭和樂有這麼大的困難?回到聖經來找尋原因,原來根源來自於我們的罪,罪產生的主因是我們不夠尊榮上帝,甚至是不願尊榮祂。從何可見?我們只要仔細的回想,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誰是我們的主宰?是工作?是學業?是友情?還是親情?還是造我們的上帝?再想想在家庭中,誰是家中主要的決定者?誰是家中的關鍵人物?家人的互動以什麼為中心?豈是我們的父神?還是父親?母親?小孩?家庭的核心價值又是什麼?是經濟條件?是社會價值?別人的眼光?亦或是上帝的心意?我們可以藉此問問自己,我們自己及我們的家庭尊主為大嗎?我們有尊榮上帝嗎?若我們沒有,或是不夠尊榮真正應是我們的生活中心及核心價值的上帝,罪就在我們裡面,我們的家庭也將因此而被罪捆綁,而難得家庭的和樂了。
若我們的生命,乃至我們日常生活的型態一直都是自己在做主,而不是尊榮上帝,由祂來掌管、帶領,這顯明我們仍以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存在價值為依歸,以自己有沒有成就感,有沒有被看重、被滿足來思想自己及家庭的結構要往什麼方向走。那上帝在哪裡?當上帝從我們的生活中不見了,罪就產生了,和樂就不見了。
若我們盼望家庭能和樂,就必需讓罪遠離我們的家,為此,我們要在言語、行為上更多的尊榮這位真正該被我們尊為大的上帝。如何去做?有時基督徒會辯解說,我有信靠主啊,我不只心裡相信,也口裡承認上帝是我的主、我的依靠啊;然而這樣的信是不夠的,因為真正尊榮上帝的「信」,一定還要加上行動上的跟隨,要讓自己因著主的緣故,所想、所說及所行都能按著上帝的心意,活在祂的引領中。並且,還要把上帝當上帝,常常向祂獻上生命的祭,讓個人生活及家庭裡都有為上帝而擺上的祭壇,透過祭壇的建立,讓上帝得尊榮,讓祂更願意臨到我們當中。當上帝因著我們在祭壇上獻上的祭而願意臨到時,祂是萬福的源頭,我們的家自然蒙福,自然就能和樂。
什麼是家庭祭壇?簡單的說,就是家人一起的敬拜、一起的讀經、一起的禱告,一起過著聖潔的生活,藉此來向上帝表明對祂的尊榮。有些家庭或許有例行性的「家庭禮拜」,但若只是一個習慣、只是一種宗教儀式上的進行,那不是上帝喜悅的祭壇,上帝是不會臨在其中的;上帝喜悅的是憂傷痛悔的祭、是彼此相愛的祭、是真心敬虔地獻上的敬拜與尊崇,這樣的家庭祭壇祂要臨到。若我們建造有這樣的祭壇的家庭,上帝要賜福、要使其和樂。
對上帝的尊榮既是家庭和樂的最大關鍵,若有人想要自己的家庭和樂,就不得再猶豫,趕緊在家中建造起屬上帝的祭壇,且是全然獻上,為蒙上帝喜悅,使祂願意臨到的祭壇。尊榮上帝不能打折扣,家庭祭壇亦不能打折扣,當我們真的願意且去做的時候,「家和萬事興」的恩典就必臨到我們每個人的家。
事實上,家庭和樂不只是許多人對家庭的期待,這本來就是上帝的心意,上帝藉著先知瑪拉基這樣說:「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四6a)現代中文譯本翻譯成:「他要使父親和兒女再度和好」,可見家人的和樂本就是上帝的心意,當我們不這樣去努力,不願透過尊榮祂來建造和樂的家庭時,不只我們個人及家人要受苦,從先知的告誡,還提醒我們,上帝要我們家庭和樂,才能「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四6b)
雖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當祭壇建造後,原本家家那難唸的經都將變成「家家有本讚美上帝的經」,況且,不管我們的家庭原有多大的破口或爭執,都將因著上帝的臨到,基督的愛都將把一切使家庭和樂受攔阻的牆拆毀,使我們因著祂而能得著和樂。
台灣話的「家和萬事興」要興的可能是事業或是家道,但在上帝的心意裡,家和所要興的是生命,是蒙祂喜悅的家庭,更是祂的國的降臨。當我們的家滿是上帝的恩典,當我們的家就像上帝的國一樣,還有誰的家會不和樂?若我們都深願自己的家能和樂,就讓我們在家中設立上帝的寶座,好因著我們對祂全然的尊榮,讓上帝成為我們的一家之主,為我們帶來家庭和樂的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