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在耶穌基督裡 - 2011年4月24日
在耶穌基督裡 - 2011年4月24日
2011/5/9 下午 10:22
題目:在耶穌基督裡 日期:2011年4月24日
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三章12節、羅馬書八章31~39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許多宗教都有信仰象徵物,其中多半來自發展過程中受到文化的影響,以基督教的復活節來說,其重要的象徵物最被熟知的大概就是彩蛋跟兔子。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從聖經中找到這兩個象徵物的根據,那它們的緣由是什麼呢?
復活節發送蛋所象徵的是春天新生命的開始,更象徵耶穌復活走出石墓,其源自十二世紀,當時的信徒習慣把蛋塗成紅色,請神父祝聖,然後將蛋送給朋友作為禮物,以此彼此祝福至今,且已從紅蛋發展為「彩蛋」。至於兔子,則是因它是春天時繁殖力很強的動物,以此來象徵復活是生命力的展現。這些都是受文化影響,後隨宣教運動流傳各地的象徵,它們並不是復活節非有不可的象徵物,其目的乃是要幫助人體會、明白復活節的意義,並因此更堅定對耶穌已從死裡復活的信仰。
復活節的意義是什麼?簡言之,就是有一位救主,因著愛,願意順服地獻上自己的生命,雖經歷死亡,卻已勝過死亡,在復活時為人帶來救贖的恩典與盼望。也就是說,復活節的重點是有位救主─就是耶穌基督─要向世人表明,祂不只有權柄能勝過死亡,更願意因著愛與順服,讓世人得著救恩與盼望。復活節就是我們紀念耶穌的愛、向祂獻上感恩,並再次決志要堅信於祂的節日。
復活節當然也可以是歡慶的節日,是為了耶穌已從死裡復活而歡慶的節日,但是在歡慶、唱詩讚美的同時,更不可忘記復活節這個用來紀念與慶祝耶穌帶給我們救恩與生命盼望的節日,是這位救主耶穌以生命為代價所換取的;是祂為了救贖我們離開罪的捆綁,而獻上生命,且經歷極大的痛苦才能有的,也因此我們才說完成十架救贖恩典是一個順服的典範。所以,在復活節我們一定要再次思想,當我們因著復活能領受生命的盼望及救贖的恩典時,這些的得著是有穌付上極大代價的,亦就是因著愛而願意背負十架苦痛的耶穌,「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賽五十二13)之後所賜予世上眾人的。
這就是上帝的愛,藉著祂獨生愛子對世人表明的愛。上帝明知道人難以掙脫罪的捆綁,若沒有救恩,必因此而沈淪,而進到永死的絕望中。上帝實在不捨,因為祂本是愛,就定意要使人得救贖,甚至為了我們的罪,為了我們能得著救恩,就甘心為我們而獻上自己的獨生愛子。
曾有一個神父獨自在樹林裡行走默想,叢林中忽然傳出嘈雜聲響,原來是有個男孩手中拿著一個繩網,網中有一隻受困、驚惶的小鳥正在拼命的掙扎。小鳥發出尖銳的叫聲求救,男孩則搖晃著袋子,並露出得意的笑容。神父走近男孩,問他:「你打算怎樣待它?」,他回答:「噢!我會用樹枝搗它、拔它的羽毛....」。神父問:「你玩膩以後呢?」男孩說:「哈哈!我會把它扔給幾頭大狗。」神父再也無法忍受,他說:「你要多少錢才肯把它賣給我?」。男孩感到納悶地說:「拜託,先生!它只是一隻很普通的小鳥而已,你在這個樹林中隨時可以捉到」。神父堅決的說:「但我就是要這一隻」。男孩輕蔑地問:「為什麼呢?它一文不值,並且它剛才還被陷阱夾傷了」。這時小鳥的尖叫漸漸轉為微弱的呻吟,神父憐憫地看著這虛弱的小鳥,更是堅決的說:「我想要它,你開價吧!」。男孩上下打量著神父,知道這位神父是認真的。後來神父買了這隻小鳥,便隨即釋放它,讓它恢復了自由。
我們用類似畫面來打個比喻:一天,耶穌遇見魔鬼撒旦,魔鬼正玩弄手上的人類。耶穌問撒旦:「你打算怎麼待他們?」,撒旦狂笑:「我會用疾病折磨他們,用貧窮、災難使他們憂愁不安....,再用仇恨、戰爭使他們互相殘殺憎惡,用名利、欺騙使他們甘願活在我的奴役下,用罪使他們的一生都被我控制」。耶穌問:「你玩厭以後呢?」。撒旦露出猙獰的目光,說:「我會把他們帶到地獄火湖裡」。耶穌堅定地問:「你怎樣才肯把他們賣給我?」撒旦驚訝地問:「祢說甚麼?何必呢?祢用地上塵土隨時都可以造任何生物。人類沒什麼特別,他們又自私、又愚蠢的!」接著,撒旦隨意弄翻人,指著那些在驚惶中互相踐踏的人群,說:「祢看吧!他們多麼軟弱、不堪一擊」。耶穌不為所動、平靜地回答:「我要他們、我愛他們」撒旦用極不屑的口吻說:「別笨了!他們不會感激祢的。祢想救他們?他們甚至想除掉祢呢!」。耶穌堅定地回答:「你開價吧,你想要甚麼?」撒旦瞇起眼、細細打量耶穌,火焰在牠眼中燃燒,牠說:「嘿嘿....我想要祢的命。」耶穌平和地直視牠,攤開兩手:「成交!」。
當耶穌堅定的說出「成交」時,這當中充滿著完全的愛,亦顯出了祂的順服,雖然撒旦並不能真的得著耶穌的生命,特別當我們在歡慶復活節時,就已經知道耶穌已脫離撒旦的權勢,不被死亡捆綁,祂已從死裡復活,是成就救恩的基督,但在歡喜領受救恩的同時,當不可忘記,這恩典是耶穌付上代價才有的。試想,前文故事中撒旦手中的那人若是你,當耶穌為了你能得救,而說出「成交」,把自己給賣了時,你心裡有何感想?豈不為此而感動、為此而感恩?
保羅說:「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林前六20)這重價即是耶穌的生命,也就是說,我們還能蒙上帝稱為義,能領受永活的生命是耶穌用生命這樣的重價贖回的。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的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他亦曾強調,我們應珍惜救恩,回應救恩,學習耶穌為了愛人、為了實踐上帝的旨意,而付上生命的代價,因著耶穌所賜下的是「重價」的恩典,基督徒不可只領受這恩典,而不學像耶穌,否則就是經忽了恩典,讓本是重價的恩典變成了廉價的恩典。
上帝為了使人得救,甘心賜下愛子耶穌;耶穌為了完成使命,甘心以生命為代價來彰顯上帝的愛,從此,凡信靠耶穌的,就能「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因著愛人本是上帝的心意,且已在耶穌獻上自己為贖罪祭時,上帝的愛就成就了。所以,當保羅問:「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八31)答案已十分清楚了,因著上帝已藉著耶穌幫助我們,只要我們信耶穌是基督,且已從死裡復活,並如潘霍華牧師一生的見證,就是努力追隨基督,就沒有什麼可以敵擋我們,使我們再次與上帝的愛隔絕了。
值此復活節,就讓我們再次思想,耶穌是多麼甘心順服地「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提前二6),一切只為讓「被擄的得釋放」(路四18),這當中最值得紀念、感恩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是耶穌要在極度痛苦中流血、重價才贖回的(林前六20)。
若不是因著愛,因著上帝要讓我們在基督耶穌裡因罪被洗淨得稱為義,絕沒有一根釘子能把耶穌留在十架上,請務必牢牢記住,耶穌的生命是祂自己捨的,不是被人奪去的,祂是為了救我們,才選擇沒有救自己,讓自己死於十架上的。
也因著愛,耶穌更藉著自己「死而復活」的大能,敗壞了那掌死權的魔鬼(來二14)),使所有信靠祂的人能不被死拘禁、也有了永生的盼望。我們若是住在耶穌基督裡,就必領受這永生的盼望,也將因著耶穌勝過一切,不再因任何事使基督的愛與我們隔絕。
上帝是何等愛我們的神,是何等偉大的神啊!我們真該努力挪去一切的不信、忙碌、誘惑,真心地歸向祂,好好地成為在耶穌基上裡蒙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