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倍加迎禧年—萬民都要得救 - 2011年6月26日
2011/7/2 下午 5:04
題目:新倍加迎禧年—萬民都要得救 日期:2011年6月26日 聖經:以賽亞書十二章1~6節;馬太福音廿八章18~20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近年來台灣教會極力在推動教會的合一,盼望在合一之中,台灣可以得蒙上帝的喜悅,上帝那充滿恩典的禧年真的可以臨到台灣。這真是值得台灣眾教會一起努力來迎向的應許。 「禧年」是基督徒不陌生的一個來自上帝的教導與應許,聖經頭一次提到禧年是在利未記二十五章10節︰「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其背景是以色列人曾淪落在埃及地為奴,當時他們沒有自由、沒有產業,上帝藉著摩西領他們脫離埃及為奴之地,來到上帝所應許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以色列人被帶進迦南之後,按上帝的命定,家家戶戶都分得一分田地。上帝告訴他們,這一分田地他們不可永遠賣斷。然而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不自覺地過著享受、懶饞的生活,不僅沒有好好耕植,反把地賣了,到一個地步,自己也賣身為奴。地若永賣,累積幾代就會產生貧富懸殊的現象。於是上帝定下律法,地不能賣斷,最多只能賣五十年,等到第五十年,地就要歸還原主,並且賣身為奴的人,也要得以自由,不再為奴。因此,第五十年,也就是禧年到來時,沒有一個人沒有地,也沒有一個人沒有自由,每一個人都是自主的,並且是有產業的。這就是恩典,先知以賽亞書更稱禧年為「耶和華的恩年」(賽六十一2),是上帝要「醫好傷心的人,使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安慰一切悲哀的人」的時刻(賽六十一1~2)。 台灣教會說台灣的禧年已來到,是在什麼時候?有說是在「中華民國建國百週年」,有說是5年後台灣宣教150週年時,當眾說紛紜、意見不同時,因著不合一的景況,禧年怎會來到?因此,與其說禧年是一個特定的時刻,不如說當人願意回應上帝的教導、看重上帝的恩典,努力分享上帝的救恩的景況,當我們都這樣做,上帝的國降臨了,上帝在這地掌權了,這地的百姓都真心在乎上帝、尊榮祂時,禧年就來到了。 若上帝喜悅這地的百姓,這地的百姓亦敬畏上帝,這就是禧年了。上帝是如何藉著先知以賽亞來向我們宣告禧年的到來呢?在以賽亞書第十二章中,先知以賽亞接連說了二次「那日」,而且把那日將發生的事說的繪聲繪影、煞有其事。他說:「你雖然向我發怒,你的怒氣卻已轉消;你又安慰了我。」還說:「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賽十二1、2)上帝藉著先知告訴我們,祂不僅是公義的神,更是施行拯救的主。這話可是真的?是可信的嗎? 有人說這世上有兩種人的話不太能聽,一種是生意人;一種是神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總會把未知、不實的事講的像真的一樣。以生意人為例,台灣俚語說:「生理嘴,呼累累。」意指做生意的人口才都很好,常常把推銷的產品講得天花亂墜,好比我們常說「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至於神棍,像在不久前有個人稱「王老師」的先生自稱能知未來,還大膽預言台灣將發生14級的大地震,最後他預言的日子那天什麼事也沒發生,這位「王老師」還因此被法院判處罰款四萬元。 你還願意相信先知以賽亞的預言嗎?對現今的基督徒來說,或許我們還願意相信上帝所應許的恩年會來到,然而對於以賽亞所生活的年代,雖然以色列王國是一分為二的,但是當時正是北以色列及南猶大在分裂時期最太平盛世的時期,人們普遍豐衣足食,養成了縱情歡樂的習慣,對於上帝藉著先知所說的預言與勸勉,幾乎是充耳不聞的。 這樣的情形與現在的台灣頗為相像,台灣目前的社會景象亦是看重物質生活,一切以經濟掛帥,甚至道德淪喪,笑貧不笑娼。若是要迎接上帝的禧年到來,使台灣亦能經歷這位又真又活的神,我們該怎麼來回應上帝的應許,該如何才能讓台灣進入上帝的命定,使人都能從罪中得釋放、萬民都得著救恩呢?先知告訴我們,屬神的人要有預備(太廿四44)。 雖然那日是何日無人能知,因為那日就如耶穌所說,將像賊來到一樣,是無人能知的(太廿四42~43),但就因為這樣,人人都不應心存僥倖,反倒都應時時儆醒,等到那日真的來到時,我們才能像那五位聰明的童女,在新郎到了的時候,因為早早預備好了,就得以同他進去坐席。(太廿五10);反觀那五位沒有預備油的童女,若我們不做預備,將像她們一樣,因為燈上沒了油,就在忙碌之中錯失機會,而無法與新郎一同進到宴席裡去,屆時就算呼求,恩典的時刻已不復在了。(太廿五12) 我們雖不能說那日是何日?對於神的禧年也可能看法不一,這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那日之前,我們一定要願意付代價,將自己預備好。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建立更全備的信心,並在信心中更多的去經歷上帝、認識上帝。當我們都能因經歷祂、認識祂,而能由衷地如以賽亞所說的來頌讚這位施行拯救、值得倚靠的上帝,且是單單地因為祂是神而尊榮祂、呼求祂時,上帝的恩典必要臨到。 以往我們為求經歷神,得著祂的同在與恩典,或許早就已有了禱告的習慣,但不可否認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禱告是從呼求開始,不管是求告事工的需要、生命的得救、困難得幫助,乃至於祂的國降臨,就是在求,好似上帝並不知道我們的所需,或祂是吝嗇的神,甚至顯出我們不覺得祂的心意就是要使萬民蒙恩得福似的。但上帝不是這樣的神,祂本是施恩降福又憐憫人的神,我們來到祂的施恩寶座前,當先學會以完全的敬畏,將一切的頌讚、尊榮都獻給祂,當我們如此讚美祂、歡迎祂,祂心裡若喜悅我們,就必要臨到我們當中,降下滿滿的救恩與福份。 再來,我們要努力傳揚上帝的名,讓萬民都得以聽見,都知道那日已來到,禧年的恩典就要臨到。雖然台灣人有個不很好的秘方文化,越是好的事物,越是想要隱藏不為人知,然而知道禧年的恩典的基督徒絕不可將上帝的救恩將來到的大好信息隱藏起來,不只如此,更是要將這大好的信息傳開,讓萬民都能認識神,都能一起來尊榮神、敬畏神、求告神,一起來迎接上帝救恩的臨到,也一起領受得救的恩典。 為了迎接禧年,台灣教會努力地推動轉化的事工,三重區的教會也一起擬定了一個五年新倍加的運動,盼望在上帝的國臨到之前,我們可以領更多人歸到主的名下,使人和我們一起成為上帝的兒女。這「新」倍加的異象是因為早在1954年台灣宣教將近百年,而基督徒比例卻只有0.72%時,長老教會總會發起過一次的倍加運動,當時確實帶動了教會的些微成長,然而事過50年,台灣的基督徒比例卻仍未過10%,因此才向神求得了「新倍加」宣教運動的異象。 「倍加」是幾倍?當禧年來到,上帝的話是說:「這事普傳天下」,耶穌所交付的大使命則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9),那倍加究竟是加幾倍才算合神心意?開拓美國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曾如此教導,他說:我們在傳福音這事上的倍加要以上帝國的原則來思想。他以耶穌所講撒種的比喻為例,當這地預備好了,「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可四20)所以他對倍加的看見,是不斷在數字後面加上「0」的倍加,當「0」不斷持續地增長下去,我們才能完成「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的大使命;當使萬民都成了主的門徒,亦就是萬民都得救了,真正的禧年,也就是生命的禧年、以上帝為本的禧年就在我們當中了。 我們都期待禧年的到來,真正的禧年若是萬民都得救,我們就要努力回應上帝的呼召與應許,所有已蒙召的基督徒都當群起以「新倍加」來迎禧年,讓那倍加不斷地倍加,以倍加來預備禮物獻給上帝,當上帝願意臨到這地,這地就有禧年了。所以,弟兄姐妹們,奮起來尊榮上帝、求告祂、傳揚祂的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