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壇的奧秘與意義 - 2011年9月4日
2011/10/23 下午 12:42
祭壇的奧秘與意義 - 2011年9月4日 聖經:創世記廿二章1~19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耶和華以勒」是上帝給人的極大恩典,其意思是,我們所需要的上帝會為我們預備。這樣的恩典不只亞伯拉罕可以得著,任何人若對上帝有如亞伯拉罕一般的信心,願意如亞伯拉罕一樣遵照上帝的指示與命令去行,就都可以得著那超乎想像,從上帝而來出於恩典的預備。 然而很多基督徒可能鮮少經歷到像這樣從上帝而來的美妙恩典,也因此,就不自覺的仍凡事都靠自己的心力而行。雖然在信仰上因敬拜上帝至少可以得著心靈的寄託,所以還不致於離開上帝,但因為以為不常有得著恩典的經驗,就會以為還是自己努力比較實際,因為自己努力,至少自己可以掌握,可以得著基本想要得著的工價,所以就缺少真正信靠上帝的生命與行動。 我們確實需要自己努力,總是空等候不勞而獲的恩典,亦並不是上帝的心意。但,在自己付代價努力的同時,亦應仍然相信上帝是會賜下恩典的上帝,因為「做工得工價」與「耶和華以勒」的恩典並不衝突。若我們願意自己付代價努力,又因順從上帝的旨意而能得著上帝特別的恩待,那將可得著更大的祝福。 亞伯拉罕獻以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一來按上帝的指示,將獻祭的壇、柴及祭物都預備好;當他的兒子問他祭物在哪裡時,亞伯拉罕並不只是想著自己的預備,他還說:「上帝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他的順服使他願意自己付代價,但他同時亦因著信心相信上帝必有特別的預備,就因此,使他有機會經歷了「耶和華以勒」的恩典。 從亞伯拉罕的身上,我們還可以學習到一個重要的功課,就是在行動與信心之間以祭壇來付代價,在付上築祭壇的代價時,就得以從上帝支取那豐盛的恩典。我們每個主日也到教會來敬拜上帝,這樣的敬拜行動即是一種祭壇,亞伯拉罕築祭壇上帝就特別恩待他,我們若真有祭壇,上帝當然也會恩待我們。 祭壇的意義是什麼?築祭壇真的那麼重要嗎?從亞伯拉罕的經驗,祭壇是人與上帝相遇的地方,當人為上帝築祭壇,就有可能在祭壇前經歷上帝的同在與恩典,但有很重要的要素必需要具備,就是在付上築壇獻祭之前必需相信上帝的慈愛與豐盛;在築壇後,仍要以行動來表明信心,在行動中領受上帝的預備。亞伯拉罕在築壇前相信上帝必預備,築壇後更是出手將上帝預備的那公羊取了來。也有築壇的基督徒若以為自己有信心、付了代價,卻仍不覺得有恩典,很有可能不是上帝沒預備,而是自己根本沒有伸手去拿,也就是說,明明上帝有預備了,卻因根本不以為恩典是必定有的,而仍自己努力,以致不懂得去取得那明明已備妥的恩典。有些人可能就因此而不再築壇,或不再決得築壇是很重要,使人與上帝相遇,從上帝得著福份的重要途徑。 想要蒙福就要誠心築祭壇,這道理若基督徒不重視,那真是一件可惜的事,因為自古至今,連敬拜偶像的人都懂得在祭壇前得著所盼望的應許,都相信在祭壇前人是可以經歷超自然的存在的,只是當人的祭壇若不是為上帝而築,反倒是為偶像、邪靈而築,那祭壇將是上帝所憎恨的,不只不能蒙福,還會遭受咒詛。 上帝就曾要摩西告誡以色列人,不可隨波逐流去向摩洛獻祭,祂要摩西這樣說:「凡以色列人,或是在以色列中寄居的外人,把自己的兒女獻給摩洛的,總要治死他;本地人要用石頭把他打死。我也要向那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因為他把兒女獻給摩洛,玷污我的聖所,褻瀆我的聖名。」(利二十2、3)上帝之所以如此嚴厲的告誡,絕不是祂「愛管閒事」,而是上帝和道若人為偶像、邪靈築祭壇,將會成了黑暗權勢的俘虜,不僅得不到恩典,反倒要受了咒詛。因此上帝如此告誡並不是因為祂霸道,而是因為祂愛我們、憐恤我們,盼望我們不是被轄制,而是因所築的壇討神喜悅,可以在上帝面前蒙恩得福。 祭壇就是如此的奧秘,可以載舟、亦能覆舟。當我們願意為上帝付代價築祭壇時,祂就必賜福;當我們不在乎祭壇,或不是為上帝築祭壇,就必有禍了。究竟在祭壇上要付如何的代價才能討上帝的歡心呢?我們再看亞伯拉罕的獻祭,表面上上帝要他付上的代價很大,但其實上帝並不是真要得著以撒,上帝只是要試驗亞伯拉罕,看他是否願意為祂築壇,並將一切最珍貴的獻在壇上。我們都知道,當亞伯拉罕真要獻上以撒時,上帝不只沒有強奪他的最愛,反倒為他預備了獻祭之物,並因著他的祭壇,而大大的賜福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獻祭的地方名叫「摩利亞」,其意亦是「上帝預備」的意思。這地在哪裡呢?就是現今耶路撒冷的附近,是上帝後來親自為全人類得救贖而預備祂的獨生愛子,讓耶穌基督獻上自己為祭的地方。 基督徒現在的獻祭是對上帝恩典的回應,更是表明信心的祭壇,因為「耶和華以勒」的恩典甚至在我們未出母胎之前上帝就已為我們成就了,如今我們能做且該做的,就是效法亞伯拉罕、跟隨救主耶穌的樣式,努力、真心地付上代價來築壇,好使自己真正預見上帝,領受那蒙救贖、賜大福的恩典。 在我們築壇獻祭之前,上帝已先賜下恩典了,主耶穌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正是向世人表明,祂願成為祭壇上的祭物,為世人能得永生、不致滅亡,祂願獻上自己為祭。自此,當我們在祭壇前或有學習也付上代價來獻祭,但看似付出的獻上,卻是經歷主恩、領受祝福的開始。 西方有句名言:「No cross, no crown.」意思是沒有十字架就沒有冠冕,也就是要得著之前要先學會付代價。在祭壇前我們要付上什麼代價才能得著恩典與福份呢?就是相信上帝有豐富的預備,並願意為上帝而築祭壇的心意與行動,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沒有祭壇,就沒有祝福。」也就是說,不相信上帝有豐富的恩典,又因此而不築祭壇來順服祂、敬畏祂、尊榮祂,就沒有祝福了。 台灣俗諺也說:「偷抓雞也著了一把米。」同樣亦是在說要付代價才能有所得。但因著耶穌已經為我們獻上自己為祭了,我們根本不需要付上什麼代價,因為「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二8~9)既然是恩典,不是靠所付上的「行為」,我們若要得著,最要付上的代價是單一且堅貞的「相信」,如保羅所說:「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上帝的義...」(羅三25),而用以表明這信心的具體行動,就是為上帝築壇,亦將自己獻上為祭。 相信大家都希望在生命的歷程中能經歷上帝、得著恩福,那就為上帝築壇吧!不管是敬拜的祭壇、禱告的祭壇、讀經的祭壇、事奉的祭壇、奉獻的祭壇,當我們願意因著信心,付出行動開始築祭壇,在祭壇前必都能經歷「耶和華以勒」的恩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