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 - 2012年1月29日
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 - 2012年1月29日
2012/2/12 下午 4:38
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 - 2012年1月29日
聖經:路加福音五章33~39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基督徒都相信上帝是施恩、憐憫人的神,且祂的恩典從未停止的賜給真心信靠祂的人。因此,凡信靠上帝的人,討神喜悅的人,沒有理由經歷不到上帝施恩;若不覺得自己是蒙恩的人,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沒有真心信靠上帝,或信心不足。可見,恩典是一定有的,有沒有領受到恩典,是生命景況的問題。
相信會打棒球的人,或看過棒球賽的人都知道,不管是捕手也好,打者也好,若想要接到或打到投手投過來的球,在成為選手參與比賽之前,務必要有一定程度的訓練,甚至有了嚴格的訓練,都還有可能漏接或揮捧落空。當他們漏接或揮捧落空時是投手沒有將球投出嗎?當然不是,較有可能的原因是那迎接球的人一時疏失,或當時的技術還不夠好。對於一個好的捕手或打者來說,要想能接到或打到球,除了專注之外,就是要謙卑地不斷接受教練,並且持續地勤加練習。
同樣的道理,一個想要一直都能領受上帝恩典的人,除了要專心信靠上帝之外,就是要不斷接受教導,持續的操練屬靈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有機會保持更新,而得以承接上帝豐盛的慈愛與恩典。
假設我們將自己的生命態度比喻成一個瓶子,若這瓶子的開口小,即使底部大也沒用,因為當開口小,恩典若如甘霖降下,能被承接進到瓶內的必定有限;反之,若開口是大且敞開的,不管底部的容量如何,至少能使所承接的恩典都成為祝福。用瓶子的開口大小來比喻生命的狀況,特別要強調的是有否對上帝的救恩敞開,敞開代表的是受教的心,也就是具備了能被更新的謙卑態度。當生命是謙卑的,就會願意被改變,也才會有真誠的敬畏與渴慕,當然也就能有領受新恩典的機會。
當耶穌說這「新舊難合」的比喻時,祂說不可以新布來補舊衣服時,是因為舊衣服已經縮水過了,而新布還沒有縮過水,所以補在一起時,新布將縮水,把舊衣服抓破了;當耶穌說不可將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是因當時普遍是用羊皮袋來裝酒,當新鮮的葡萄汁發酵成酒時,會產生氣體,因新皮袋可隨著伸展膨脹,不會有問題,但舊皮袋因已經膨脹過了,所以再裝入會產生氣體的新酒,必會被脹破。
耶穌說這比喻是要教導什麼?就是要我們不可以緊抓著老我,也就是不願接受改變的生命來面對上帝,因為這樣是無法從上帝領受日日更新的恩典的。祂同時在對我們說,若要能承接新酒,就務必要讓自己成為新皮袋,否則不但沒有機會,甚至反而使自己因犯了如法利賽人般的「屬靈驕傲」,而進不了耶穌帶來的救贖恩典。
所以,我們要操練自己的生命,讓自己保持開放與謙卑的生命態度,如此才有可能在上帝賜下新恩典時,得以領受這新恩典成為生命的祝福。就像我們的牙齒,若是不夠健康,再好吃的食物都無福消受。若想要吃下好吃的食物,平日就要注重牙齒保健,使牙齒保持健康,每天都像新的一樣,才足以在面對任何美食時,都能有能力去得享。
當一個人的生命態度健康、開放、謙卑時,必定是一個願意學習,且日日更新的新皮袋。信主的人是否是能不斷承接上帝恩典的人,只要檢視自己的靈命狀況即可得知,若信主之初不會禱告,信主一、二十年之後,還說不會禱告,那就仍是舊皮袋;若信主至今仍未養成讀聖經的靈修習慣,甚至還說只要讀經就想睡覺,那也還不是能領受救恩的新皮袋。若一個人信了主大半輩子,卻都仍像個只能喝奶的嬰兒,仍以老我在敬拜上帝,那未長大成人、未成長更新的生命,如何承接上帝賜下的天國基業?
耶穌為什麼要講這新舊難合的比喻?我們往前看經文,是因為有一群法利賽人與文士對於耶穌與稅吏一同用餐,因對耶穌的行動心有微詞,在與耶穌的對話過程中衍生出對於禁食的意見。
禁食是自摩西的時代即教導以色列百姓當在「贖罪日」時遵守的信仰表現(利廿三27),目的是要為罪痛悔,透過禁食來克苦己心,在上帝面前獻祭贖罪;後來猶太人增添了紀念國難的「普珥日」也禁食(斯九31),甚至還多到每年的四月、五月,七月、十月也各有禁食的安排(亞 八19)。到了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為了要表達敬虔,還在每週的週一和週四都禁食。
這本是好事,是很好的典範,耶穌自己也曾禁食四十晝夜,絕不會不贊成人以禁食來操練生命、表達敬虔,在這裡的對話,並不表示耶穌已不重視禁食的操練,而是祂明白這些法利賽人與文士在禁食時的態度不對,他們愈禁食愈把禁食絕對化,禁食對他們而言,儼然成了高舉自己的工具,而不是謙卑在主前的表現。
馬太福音記載著耶穌曾對這些人的禁食提出教導,祂對這些慣於禁食的人所表達的意見與他們的態度有關,祂勸勉門徒說:「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太六16)由此便可知耶穌早已發覺當時有些人表面上敬虔的禁食,其實根本就是一種例行的宗教禮儀,甚至是虛偽、驕傲、自以為是的表現。這是很悲哀的事,禁食本是要幫助人操練謙卑的生命,使人生命更合神心意,討神喜悅,蒙神賜福;但當禁食變得像法利賽人這麼不合神心意時,那種自我中心的高傲將使禁食變得不管再怎麼頻繁、殷勤都失去了意義,也不再能蒙神悅納。
能不能蒙神悅納,得享主恩的豐盛,關鍵不在於外在的宗教行為,除非表現這些行為時的態度是敬虔的、謙卑的。若有人以外顯的宗教行為來高舉或維持信仰,那肯定會落入如這些法利賽人與文士般的景況,成為耶穌口中那無法承接新酒的舊皮袋了。
耶穌已告誡了,祂說:「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意思是提醒我們,要成為謙卑、不斷接受更新的人並不容易,因為人很容易就守舊,不想改變,很容易就因自我中心的生命態度,而固守已養成的習慣,不願意「心意更心而變化」。如此一來,就很難明白上帝要向人顯明的那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更新」是領受主恩的重要關鍵,這不只表明了人的謙卑,更是向上帝表明願意將自己的生命主權交給祂。怎樣可以讓自己進入不斷的更新?保持開放、謙卑的學習態度是很重要的態度,以這樣的態度來突破靈修生活,讓禱告更進升,讀經更殷勤,當遇到瓶頸難以突破時,放下老我,為了成為新皮袋,就謙卑的就教,如此上帝必藉著謙卑的學習,幫助凡願意對聖靈開放的人施恩。
我們在決志信主受洗時,都曾經謙卑地表示願意放下老我,成為在基督裡新造的人。若我們想要持續領受主恩,就不能只有開始,而是要一直向前走,讓自己愈來愈有如耶穌那樣謙卑的僕人樣式,不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而是甘心捨己,讓聖靈來模造我們,直到我們願意一直保持新皮袋的樣子。因為耶穌說:「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