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大衛戰贏歌利亞 - 2012年6月24日
大衛戰贏歌利亞 - 2012年6月24日
2012/7/9 下午 11:14
大衛戰贏歌利亞 - 2012年6月24日
聖經:撒母耳記上十七章32~49節 講道:鄭浚豪傳道
民族英雄大衛 牧者職責做王
大衛打敗非利士人歌利亞是非常著名的聖經故事。因為一位年輕小夥子竟然僅靠著石頭就將久經沙場的軍人擊倒。這是將大衛形塑是民族的英雄,同時強調牧者的形象。通常在舊約以色列的文化中,牧者是政治性高過於宗教性,使得大衛取代掃羅為王的過程是有其適當性。相對而言,大衛在此時此刻挺身而出,不僅帶給民族有平安免受外敵欺侮,並且意謂著認同與委身在自己的身分。
在掃羅同意大衛出征的對話中,大衛不斷地向掃羅提到上主是他的幫助。因為在他的工作中,都是因著上主的幫助使他脫離一切的危險。大衛出征前拿著拐杖,象徵著上主的權能與權柄同在,使他有足夠的智慧、信心與勇氣力退非利士人。然而,經文的內容傳達這場的勝利並不是大衛個人的成功,關鍵是在於上主的全能打贏這場戰役。相對來說,因為大衛有忠貞的信仰,使上主的揀選有意義,更增添牧者在羊群中應該要有的職責,即是引領、餵養與眷顧。

王者需要謙卑 實踐牧者職責
牧者需要引領羊群,分別有生活的與道德的問題。因為如果生活沒有水源和草料,羊群就會無法生存;如果生活沒有行走在正當且安全的路徑,羊群的安危就會有威脅。牧者需要餵養羊群,因為羊群的民生議題很重要,如果無法滿足食物的要求,很可能會導致出走和離開。牧者需要眷顧羊群,羊群的心靈需要被照顧和在意,很多時候羊群都承受生活的壓力和恐慌。換句話說,牧者要扮演領導的角色,以愛心款待羊群,讓羊群可以認識自己的牧者並且追隨著他。有關於牧者的職責到新約的時代,耶穌詮釋了牧者的職責乃是謙卑的僕人,即是要有服務的態度。
這樣的意義對於以色列的文化情境中,牧者的職權強調著領導者的特質,但是對於如今的台灣又有甚麼樣的意義呢?近來台灣的社會必須要承受許多的壓力和威脅,例如油電雙漲、開放瘦肉精、啟動核電廠等的議題,就人民的立場宛如面臨著歌利亞巨人的挑戰,不斷地壓迫我們的生命與生活。但是很遺憾的是,台灣的執政者不但沒有幫助人民脫離困境,卻反倒而是成為人民的加害者。使得人民成日活在恐懼不安的生活。相對而言,台灣需要一位牧者,可以真正的引導、餵養和眷顧其人民的領導者。因此,台灣必須要倚靠上主的全能面對實況中的任何困苦。有上主成為我們的牧者,祂會親自打贏猶如歌利亞的執政者之驕傲。就台灣的實況來看,牧者職責的意義,即是領導人的特質是要有勇氣、智慧和擔當。

現代牧者職者的意義:行公義、好憐憫、心謙卑
這段的聖經故事有關著牧者的職責:領導者願意引導、餵養和眷顧國家和人民面對眼前的挑戰和困境。這個信息對台灣有很重要的意思,因為目前的實況或者是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是有「歌利亞」-政治、經濟敵對著我們而有挑戰和威脅。然而,我們信仰的上主是牧者,在其中可以經歷到祂如何的幫助,甚至克服眼前的難關呢?

(一)上主在行公義中引領我們
不論在國際社會或者是本國內政,台灣始終是弱勢和無力。這樣的情況影響國家的前途發展受阻,而且是活在「別人」的陰影裡。如此嚴峻的環境,台灣需要上主行公義引導我們走在正常且光明之中,脫離一切的危險和威脅。上主的道路是真理的道路,充滿良善和正義。唯有耶和華是牧者,台灣雖然走在死蔭的山谷卻不怕災害。
(二)上主在好憐憫中眷顧我們
近來台灣的天災地變頻傳,使得人民更需要尋找生命的幫助與生活的信靠。但是大家面對大自然的問題卻一昧地相信科技與工程,但孰不知真正有平安的是上主。上主造人,所在意與關心的對象是人類。上主是保護者,只有上主的憐憫所得到的眷顧才是真正的保護。因為上主是台灣的牧者,祂會保守每個人且同在,上主誠如飛鳥伏在巢上保護幼鳥(賽31:5),藉此彰顯出神的慈愛。
(三)上主在心謙卑中餵養我們
現代人的內心空虛、無意義,以外在的食物或者是物質是無法添補其疏離。從信仰的角度思考,誠如耶穌基督所說的:「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參太4:4)所以現代人需要有上主的餵養,讓心靈的欠缺與需要得到滿足。所以要敞開自己的內心,歡迎聖靈的充滿,謙卑地迎接屬靈的力量,進一步拉近與神之間的關係且合一。

結論
願聖靈幫助我們可以在上主做牧者當中經歷到引導、餵養和眷顧。因為不論是生命還是生活都是會遭受到許多的兇惡和仇敵,但只有真正的牧者才可以帶領脫離困境,進而過著平安和喜樂的日子,即是:耶和華,我們的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