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題目:在靈裡合一 日期:2013年6月30日
題目:在靈裡合一 日期:2013年6月30日
2013/7/20 下午 11:09
題目:在靈裡合一 日期:2013年6月30日
聖經:創世記十一章1~9節 講道:葉志達牧師
在基督教世界裡面,除了長老會以外,還有衛理公會、浸信會、路德會等等,另外,在泛基督教裡,還有天主教以及東正教。為什麼基督教會分成那麼多的派別?而在這其中,還有許多神學上的爭議?我們只有一位上帝,這位上帝應該不喜歡我們分那麼多教派。回到教會內部,在服事上或者是福音事工上,往往也會期待每個長執、同工、信徒能夠合一,而不分彼此。事實上,教會有許多不同聲音,在信仰的思考也有不同,往往在事工上會有不同的意見產生,甚至因此而不合一。其實,每個人當然都希望合一,但是這樣的合一的基礎是什麼?是每個人的想法相同嗎?還是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想法就是完完全全上帝的旨意呢?更進一步地去思考,不能合一的問題在哪裡?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相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另有原因呢?「巴別塔」的故事可以說是一個人類合一、想法一致的典範故事。他們都想要建巴別塔與巴別城,然而,這樣的合一卻不是符合上帝的旨意。因此,怎樣的合一才符合上帝的旨意,這是本文所要思考的問題。
在創11:1記載「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可以想見,當時人們之間的溝通應該蠻通暢,問題也會減少,合一更有可能。若所謂的合一是想法一致、意見相同的話,接下來當時的人所做的事,應該是相當「合一」的現象。就如11:3-4所說的,他們一致認為應該做磚頭,開始築一個城,以及一個塔。而這一個塔是「塔頂通天」(11:4),目的是「為要傳揚我們的名」(11:4)。這不只是想要在世上傳揚自己的名,在神學的意涵上,更是想要獲得絕對的自主權。更清楚地說,就是想要用自己的名來取代上帝。在這樣合一,想法一致的典範故事中,卻看見人們的罪惡,想要取代上帝,成就自己的名。他們期待就是「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11:4),更可以看見當時的人想要取代上帝的旨意。因為當上帝創造人的期待是「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創1:28),而「遍滿」全地的意思,即是分散在全地。建巴別塔的期待就是不願意分散在全地,即是違背上帝原本造人的命令。
因此,當我們期待教派合一,教會內部的意見一致的時候,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巴別塔故事中,建巴別塔的合一,所呈現的卻是犯罪。因此,「合一」的結果一定是符合上帝的旨意嗎?在巴別塔的故事中,所呈現的似乎不是如此。對於上帝來說,他們這樣的合一再再地違背上帝的旨意,上帝認為若他們繼續膽大妄為,以後就無法禁止他們做任何事了。(11:6)因此,上帝的處罰,就是「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11:7)。最後,人們因合一而犯罪,結果就是「分散在全地上」(11:8)。這雖然與「遍滿全地」(創1:28)結果一樣,都是人們居住在世界各地,但是差別卻是不同。若遵從上帝的旨意遍滿全地,那麼口音、語言將一致;然而,因人的罪惡,導致人們雖然分散在全地,口音、語言卻是不一致,無法輕易地溝通。就如「巴別」塔的意思是「混亂」,意謂著就算是「合一」,仍可能因人的罪惡,違背上帝的旨意,最終的結果是混亂。
當耶穌說:「我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2:17),很清楚看見教會的定義,就是一群「罪人」聚集敬拜上帝的地方。因此,當面對教會的分裂、不合一,有神學家便清楚表達是來自於「人的罪惡」。但是,從巴別塔的故事中,也清楚達出「合一」也可能導致犯罪。那麼,到底教派或者教會內部應不應該「合一」呢?當然,上帝仍期待能夠「合一」,因為教會本應是傳揚上帝的福音,基督徒應該是同心協力讓福音廣傳。然而,合一並不是單純的想法一致、意見相同的合一,合一應該是一起遵從上帝的旨意。在所謂「聖靈降臨節」的故事中,當耶穌升天之後,門徒與眾人聚集在一起時,聖靈降臨在眾人的身上。(徒2章)其結果就是每個人聽得懂別人所說的口音、方言,讓人與人之間不再受到語言的限制,最後「合一」遵從上帝的旨意,過著敬拜上帝、彼此相愛的團契生活。而這樣現象可以說是「巴別塔」事件的翻轉,這個翻轉就是本來合一的結果是違背上帝旨意,而透過聖靈的同在,合一的結果卻是信徒共同遵從上帝的旨意。
在使徒信經中,「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同之教會」,聖靈與教會是分不開的。只有透過聖靈的帶領,在靈裡合一,便會如聖靈降臨節後,聚集眾人過著團契生活,教會不再分裂,信徒也會聚集在一起。巴別塔的合一,只有單一聲音,就是建塔通天,僭越上帝。靈裡合一的教會卻不期待每個人有著單一的聲音,反而像一個合唱團,若只唱單一聲部,只是齊唱,而不是合唱。合唱團往往是分成不同的聲部,雖然各個聲部所唱的音不同,有時歌詞也不一致,但是若照著歌譜去唱的話,就能唱出和諧一致,讚美造物主的歌聲。教會也是一樣,每個信徒有不同的恩賜,也有各自的思考模式與經驗。每個信徒因聖靈的同在,在靈裡合一,使用自己的恩賜共同在教會服事,而不是期待每個人的恩賜一樣,或者每樣的服事都應該參與。在教會中,每個人有不同思考模式與生活經驗,對於教會的事務或福音事工上,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見。若能在靈裡合一,透過溝通,在決議之後,就能同心合一為主做工,成就上帝的旨意。
一位十七世紀的牧師說「在必要的事物上合一,在非必要的事物上自由,在所有的事上仁慈」。意思就是教會不必要每件事情都追求合一,而是清楚看見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是「非必要的」?若是非必要的事,那麼就用每個人自由去做定;而在「必要」的事上,在靈裡合一,共同遵從上帝的帶領與旨意。合一並不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而是透過討論,每個人都能夠表達想法與意見,透過聖靈的帶領,合一地執行共同決定的結果。教會合一並不是只聽從某些人的想法與意見,這將會讓他們落入魔鬼的試探。只有每位信徒,特別是牧師、長執、同工之間在靈裡合一,才有可能讓我們這些有罪之人,所做的決定符合上帝的旨意。追求合一不應單純期待每個人的想法一致、意見相同,而是追求靈裡合一。靈裡合一,不是期待每個人的想法、意見一致,而是在聖靈帶領之下,在不同的想法與意見中,做出符合上帝的旨意的決定。在罪惡中的合一,只是凸顯人有罪,在靈裡合一,才能重新聚集,成為共同見證上帝恩典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