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題目: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6~15節 日期:2013年11月17日
題目: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6~15節 日期:2013年11月17日
2013/12/15 下午 3:57
聖經:盡你的本份 講道:陳志恩傳道

引言
今天我們要看帖撒羅尼迦後書最後一段經文。保羅寫這段話有兩個原因,第一、在教會中因為有人謠傳基督不久就要再臨,有人相信這樣的說法,他們想,既然耶穌在臨時要把所有的基督徒帶離開世界,我們幹嘛還要為世界的事努力,乾脆什麼工作都不要做了,專心的等候基督的再臨。第二個原因是,初代教會的環境跟今天不一樣,那個時代有非常嚴重的社會階級差異,有許多弱勢階層的人常常被剝削欺侮,教會存著愛心幫助許多這樣的人,常常在物質上供應他們,結果引來一些人為了利用基督徒的愛心,進到教會來佔便宜。雖然保羅寫這段話有其時代背景,但這一段教導可以幫助我們思想成為一個盡本分的基督徒。
在這段經文裏面,保羅連續三次提到「不按規矩」。「不按規矩」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逃學、摸魚、沒有盡到本份。「不按規矩」就像學生曠課或工人怠工一樣,是一種沒有盡到本份的表現。
保羅是一個靠雙手工作的人。猶太人以工作為榮。他們說:『沒有教兒子一門謀生技能,便等於教兒子去偷東西。』保羅是一個受過訓練的猶太拉比;而猶太人也曾訂下一條律例──不准任何拉比藉教授律法而賺取金錢,所以拉比必須有一門手藝謀生,每天藉雙手操勞而賺取生活所需。猶太人相信誠實的工作有其尊嚴。他們同時相信一個學者,如果太過重視鑽研學問,而無暇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雙手工作,他們必然有一種損失。保羅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喫飯。』這是一句當時流行的話。不肯這個字的意義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些人是受限於身體或環境而不能工作,他們是不能工作或沒有工作,而不是不肯工作,而且也不是因他們自己的過失而造成不能工作。『不肯作工,就不可喫飯。』
對基督徒來說,有三種本份要盡。第一種是在家庭裡面,我們和家人共同生活在一個屋子裡面,要分擔家裡面的工作,這是對家人的服事;第二種是在社會中的責任,我們除了在本身的職業上要盡本分以外,有服務性的工作要一樣認真的去做;第三種要盡的本份是基督徒的專利,就是在教會裡面的服事,不可以忽略。
一、在家庭中應盡的本分
從分工的角度來說,家庭裡面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本份要盡,在傳統上,男主人要負責經濟的供應,女主人要負責家庭裡的各樣工作。不過現在這種角色的定位,不一定跟性別有關係,有許多家庭中的夫妻都要負擔部分的經濟責任,所以家庭裡面的工作,需要每一分子的參與。如果一個基督徒在家庭中,可以分擔家事,卻不肯盡他的本份,這樣的人就是保羅所說的「不按規矩」的人。
在教會中常常會有熱心追求信仰,但到最後卻是忽略的自己在家庭中的本份,這不但不討神的喜悅,連自己的家人也都不會喜悅的。
二、在社會中應盡的本分
第二種基督徒要盡的本份是,服事社會的責任。服事社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做一份正當的職業,另一種是成為社會一份子該盡的義務。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分工極為細膩的世界,我們可以舒舒服服的過每一天的日子,是因為有各種不同職業的人,提供他們的服務,我們才有這樣的生活水平。從事一份職業的意義,不只是為自己賺錢糊口,同時也是在服務別人。創世記第一章二十八節,上帝造男造女以後,對人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我們不要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我們高高上的治理別人,事實上在聖經原文當中,「治理」有「作奴婢」的意思,我們有責任為別人提供服務。
另外一種服事社會的方式是,盡該盡的義務。每一個社會都有一些制度,要求百姓相對的付出一些代價,好維護基本的社會安全,例如兵役制度是為了維護國防的安全,所以我們有服兵役的義務;健保制度是為了維護我們健康的安全,我們有分攤這個制度所需經費的義務;我們住在新北市,每一天我們都會製造垃圾,新北市政府需要經費處理垃圾,所以開始了隨袋征收垃圾處理費的制度,我們應該為自己製造的垃圾付錢買專用垃圾袋。這一些看起來好像跟信仰沒關係的事,卻可以讓我們的日子過得心安理得,也讓別人無話可說。
三、在教會中應盡的本分
第三種基督徒要盡的本份是在教會裡的服事。教會裡面的服事並不是專指傳道人的工作說的,有的時候遇到非基督徒問我在作什麼,我回答說我在教會裡工作,對方常常還是搞不懂我的工作是什麼。我會告訴他,我禮拜天要在教會講道,平常要帶領聚會,還要探訪關心一些人。我這樣說,他們就好像有一點懂了。
其實對傳道人來說,講道、帶領聚會、探訪關心是工作上的本份,不能夠叫做基督徒的服事。因為傳道人領了教會一份固定的薪水,就如同弟兄姊妹在社會上工作領薪水一樣,傳道人也有本份上的工作要做。所以,有代價的工作應該不能算為服事。服事應該是在本份以外付出時間、體力、精神、金錢用在教會的事工上。
杏林子曾經寫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的標題叫「洗馬桶」,裡面提到洗馬桶的人。有一天杏林子和她的一個殘障朋友到靜宜大學拜訪。他們是從台北開車到台中,抵達下車後找廁所上,當他們上完廁所後,就在那邊埋怨,發牢騷說:「這是什麼大學嘛!這麼好的大學,廁所連殘障設施都沒有,像什麼大學嘛?」當她的朋友還在那裡講的時候,突然從廁那邊有一個老先生拿著一個水桶出來,就一直跟他們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們會改善,我們會改善。」後來他們找到校長室進去,看到坐在校長辦公桌裡的那個人,就是剛才拿著水桶在那邊掃廁所那個老先生,當時靜宜大學的校長是李家同。
記得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一段經文:馬太福音25章,「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其實,服事不單單是在講台上,或是擔任長執、會長,而是一顆願意的心,願意關心那最小的一個,願意做那最小的事情,這就上帝喜悅的服事。
曾經有這樣的研究,一間教會可以分為80%與20%,也就是教會只有20%的人有固定的服事,另外80%的會友只有故定出席作禮拜而已。若我們用180人來看,我們教會就只有36人在參與服事,感謝主,我們服事的人好像比36人多,但我們要小心,因為好像沒多太多。期待我們在明年可以突破,讓我們有40%的人在服事,相信當我們有越多人參與服事時,教會會不一樣,會更有動力更有活力。
各位弟兄姊妹,基督徒不只在教會中服事別人,在家庭和社會上也要存著服事的心態工作。因為我們的生活不可以跟信仰分割開來,求神幫助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上盡該盡的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