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榮神益人的禱告事奉 - 2011年6月12日
榮神益人的禱告事奉 - 2011年6月12日
2011/6/18 下午 9:18
榮神益人的禱告事奉 - 2011年6月12日
聖經:提摩太前書二章1~7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因著個人生活經驗的不同,所產生的價值觀亦常不同,這些受生活經驗所影響的價值判斷,常是影響我們選定事情的優先順序時的關鍵因素。比方說,有的人認為賺錢很重要,因此只要有錢賺,就會跑第一;又如有些人認為友誼很重要,與朋友交際就會被看得比陪孩子做功課還優先。
當一個人認為某件事重要時,理應將重要的事排在優先,反之,那較不重要的事,就應排在後頭,甚至不用去做。但事實並未必如此,有些人明明知道哪些事重要,應該優先去做,卻未這樣做。如有些基督徒明明知道參加禮拜很重要,偏偏將旅遊排在前面;有些基督徒明知道讀經、禱告的靈修生活很重要,卻總是將時間拿來上網、看電視、逛街、聊天。當順序被搞錯了,那重要的事沒有去做,一不小心遺憾的事、自擾的事就發生了。
在一個動物園裡,某天管理員發現袋鼠竟從籠子裏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於是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驚奇,以為這袋鼠是隻有特異功能的袋鼠。他們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當天,長頸鹿和袋鼠閒聊起來,長頸鹿問:「你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袋鼠說:「很難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恐怕再高的籠子都關不了我們的。」
這是個簡單的故事,它告訴我們,事有「本末」、「輕重」、「緩急」,當袋鼠跑出籠子時,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若捨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來防範袋鼠跑出籠子的問題了。
英文單字中「priority」這個字有「重要的、優先的」等意思,不管我們的價值觀如何?身為基督徒,人人的「priority」都應該是一致的,是什麼呢?保羅說:禱告。特別是一個能蒙上帝重用的人,其重用且優先的事是為人代禱。因此,我們便知道,任何人來到了教會,其首要且重要的目的就應該是「學習禱告」,以使能為萬民禱告。除非願意且真正開始禱告,且是為人代禱,否則在教會生活與事工上就什麼都先不要做。
為什麼保羅這樣說?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先來想想「禱告」是什麼?有什麼重要?簡單的說,禱告是使人經歷上帝的管道,除非有人覺得能遇見上帝不重要,不然怎可不禱告?
「經歷上帝」又是什麼意思呢?有些基督徒一生不就是在追求經歷上帝嗎?究竟什麼叫做經歷上帝?為什麼要經歷上帝?一般人會以為經歷上帝就是遇見祂,特別是透過一些超自然的經驗來遇見,然而所謂經歷上帝未必是什麼特殊的超自然經驗,也未必是一種實質遇見上帝的過程,而是在聖靈的臨在與感動中,相信上帝真是愛世人,且對於生命的得救有了清楚的確信。
將上述的二個問題加起來,可以得到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就是在禱告中,可以從聖靈領受「經歷上帝」的恩典;禱告是使自己和別人經歷上帝,確信自己及他人已得救的管道,並且可以幫助我們開始願意學習保羅的樣式,成為一個敬畏、尊榮、見證及傳揚上帝的基督徒。所以禱告是使自己大大蒙福的關鍵。
主耶穌也很看重禱告,祂自己便常禱告,也教導我們禱告,並鼓勵我們禱告。保羅深有所感,因此也鼓勵我們學習並要常禱告。對保羅而言,禱告可以是一種對生命的關懷,特別當我們是為人禱告時,那禱告若蒙上帝垂聽,就會變成是使人蒙福、得救的方法。不只如此,禱告還可以是與上帝同工的一種實際的行動,當我們殷勤的禱告,求得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時,我們的禱告就是使上帝的名得榮耀的「行動」,並且是參與上帝的國度降臨的方法。
如此說來,禱告是不是一個基督徒的「priority」?是不是一間教會裡的基督徒應共有的「priority」。既然禱告如此的重要,為了使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禱告的人,在禱告中來服事上帝、與祂同工,使我們所關心的人,都能經歷上帝,蒙恩得救,該怎麼辦呢?
首先,必需要成為一個再謙卑一點的人,這份謙卑指的不是人際關係的謙卑,亦不只是道德上的謙卑。這裡所說的謙卑是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對上帝有完全的敬畏與尊崇,承認自己的渺小。雅各書說:「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雅四10)當我們相信只有上帝能做大事,就是使生命得救的大事,而不是自以為是,連在上帝面前仍顯得不在乎祂時,就不致因不渴慕上帝而經歷不到祂的同在,得不著救贖的恩典;反之,謙卑在主前的禱告,必能蒙上帝垂聽而蒙福。
其次是要願意付代價,讓禱告不再隨便、輕率;不管是禱告的量或質都應不斷地提昇,當我們願意為人的得救付代價來禱告時,就能看見萬人得救的恩典臨到,因為「使萬民都得救」本來就是上帝的心意,當我們開口向祂呼求時,上帝必按著祂自己的心意來救贖萬民。
第三是多學習,學習怎樣讓禱告能蒙上帝喜悅。雖說禱告是基督徒信主之後,生活中必需自然而然就有的一部份,但是一樣是在禱告,若能經由學習,獻上的禱告才不會因貪慾、軟弱,而得不著上帝的應許。雅各書的作者提醒說:「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四3)要能不妄求,就需要好好的學習,學習如何使禱告能合主旨意。
最後是調整價值觀,千萬別讓禱告也淪為自我滿足的工具。有些時候我們的禱告不是在關懷人,也沒有與上帝同工,而是想要得著自己的需要、解決自己的問題。特別當我們若看重屬世生活的滿足時,這樣的價值觀一定要調整,否則就算是禱告都不會合神心意的。當價值觀調整,從世界轉向上帝國時,我們的禱告就必是「榮神益人」的禱告。
總結來說,禱告是這世代的台灣教會應視之為「priority」的生活型態,它不能只是一種思想,而應是一個具體行之的行動,如此才能讓我們可以一起迎接上帝的臨在,使這地成為真正屬上帝的國度。
不只是台灣教會,禱告也應該是咱三重埔教會,以及你個人的「priority」,在上帝要臨到之前,若我們都願意起來成為禱告的人,相信我們在禱告中的服事,必定能使我們的禱告真正的「榮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