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人類與選民 - 2011年9月18日
人類與選民 - 2011年9月18日
2011/10/23 下午 12:44
人類與選民 - 2011年9月18日
聖經:創世記一章26~28節、十二章1~4節 講道:郭榮敏牧師
有個禮拜天,講完成人主日學的課後,一位從美國回來帶領那班的主日學主任,語重心長的問我:「敬拜上帝的人受上帝的賜福,為什麼咱教會的青年,升學考試時,入第一志願國立大學的比率,比起教會外不信主的人偏低?」這是很有趣且值得探討的問題。今天有機會在 貴教會講道,來講解人或人類到底是什麼,他在世界上有什麼任務?還有做信徒或是上帝所揀選的人,在世上到底要做什麼來宣講上帝的信息?
1.新舊約的聖經,開宗明義就說,「起初上帝創造天與地」。這世界是天父上帝的世界,它原來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所在。我們若曾經搬家,就會體驗在新的厝,根本無法煮飯、居住、過活。這可做「混沌」最好的說明,要進去住的新厝,一無所有,連椅子、床都沒有,空空如也,就是「空虛」的意思。在大地震時,被震驚起來,最需要光照亮時,偏偏沒電、無光,真正不知往哪裡跑出去。換句話說,就是人類無法生存活下去的所在。奇妙的是,有上帝的神/靈」運行在水面,又有上帝在講話,說「要有光」就有光,藉著祂的話,祂帶有能力的話,生成萬物。希伯來語的「話」(d?b?r)有三個意思:我們在說、祂在說的「話」。指物質,如「光」等萬物。事件,如上帝呼召亞伯蘭離開故鄉到應允之地,他正面回應、聽從。從那日開始,他的生活就是:活在人間,在世上見證上帝與他同行。他的生活史變成選民的範例,成為聖經的一部分。咱讀它,可以在聖神的引導下受感動,照著他的方式來經營信仰生活。最奧妙的是,上帝的話(咱譯為「道」)果然會成為肉體「耶穌」,把舊約白紙黑字寫成的「話」變成嬰兒耶穌,活現在人間。正如父、子、和聖神造化這個至善美好的世界。照樣,今日也要在每位選民身上呈現祂美好的工作,叫所有的信徒成為小的耶穌基督。
2.各從其類生成萬物,使世界成為人類可以經營幸福人生的世界以後,開始創造人類。26節說,「咱著造人親像咱的像、照咱的款。」獨一無二的上帝,為何用複數的「咱」,大概有三種解釋。用複數表是上帝造人是一種顯赫的大工作。希伯來語文法上要表示「慎重」其事的時候,就用複數來表達(創十一7)。上帝要造人類的時候,特別召開天庭會議(約伯記一1~二6;王上廿二19~23,22節特別提起「謊言的靈」,母語「白賊的神」),來宣布造人類和其他受造不同。人親像咱的(形)像,照咱款,人有上帝的像,有絕對的尊嚴和價值,是不可隨便對待的(箴言十四31),耶穌基督也提起,「...行它在我的兄弟至微細的之一個,就是行它在我」(太廿五40)。在教會兄弟姊妹做伙不但無分大小漢,反轉著重視照顧至微細的一個,要建設公平、正義、和諧社會要從這一點做起。
3.27節說:「上帝就創造,照祂的像,照上帝的像祂創造他;男性和女性祂創造他們」(希伯來文直譯)。在此提及人類生活中很重要的「性」的問題,這是造物主所賜福,看做至好(31),是家庭幸福的要項(傳道書九9)。性是聖潔、清氣、會創造尊貴的生命,是上帝賜福人類永續的機制(瑪拉基二14~16)。從「性」延伸出青年男女對帥哥辣妹戀愛的生活的問題,有正確的理念和信仰,才有純潔美好的家庭生活,也才能造就敬虔的好子孫。美帥是上帝所創造,所賜福,要珍惜。咱的身體就是上帝的殿,是要獻為活祭,要榮耀上帝的。等到時機成熟來教會,在眾人和上帝面前結成夫婦,承受賜福。
4.人類在上帝的造化中扮演替上帝經營管理受造物的角色,用母語來說就是佃農的角色(出十九5;利廿五23),用咱今日的話來講,人類受造的目的就是要做天生的環保人,替上帝耕作,管理萬物;達成上帝看做極好的境界。世間不是苦海,若有苦海之感,人類就要靠聖善的上帝來打拼,使世界恢復到甚好的世界。
創造宇宙(聖經)那天與地(指宇宙萬物)後,上帝以守第7日,安息日,做結束。告訴人類,6日努力打拼當然很要緊,盡做人的本分,可是有效幸福的生活要靠聽從造物主的吩咐,第7日學習造物主要安息。
5.創世記二4開始新的段落,「這些是創造天地時,他們的toledot (『族譜』或『故事』) 」,這是祭司整理五經成經的時,所用的歷史架構(五1;六9;十1;十一10;十一27;廿五13;廿五19;卅六1, 9;卅七2;民三1),自創造天地到亞倫和摩西的故事。創世記第一章的記者好像從天上看見上帝一項一項逐一創造萬物,到創造人類做創造的高潮。古代近東的創造故事,最後創造王來建立王朝統治天下,維持安定的社會。創世記好像有民主化的樣子,不是創造王,乃是創造人類來管理萬物。古代帝王無法到達之所在,就在那裡設立王的銅像,代表帝王君臨那地。從這裡讓我們想到,人有上帝的形像,就有所暗示了。言歸正傳,回到二4b,也就是下半節說,「在上主,上帝創造地和天的日」,將第一章創造的故事拉到古代近東,充滿沙漠的迦南地,落實在以色列的族長社會裡。第一章水多為患人無法生活,第二章,相反旱災為患,人類也沒有生存的機會。等到霧帶來水時,上主上帝才開始用泥土造人。
6.到底人性是善是惡?孟子、旬子著書立說,談了那麼多也沒定論。創世記二7解決了這問題。人性可以為惡如泥土之髒,人性可為善猶如出自聖潔之上主的活氣。死如泥土,一旦上帝的活氣吹入人裡就活起來,成為活活的nepe?,這是希伯來字,有魂、人、和我,等意思。活活我的nepe?,就是我,餘者類推,你、我、他都是nepe?,但是三人絕對不同。申命記命令人,「要人盡心、盡性愛上帝」,這裡「性」就是用nepe?,也就是盡上帝賦給我,別人所無,只有我有的那個「特性」,用盡它來事奉上帝。從此看來,咱每人真正是上帝的獨生子、獨生女,咱教會每人若能發揮個人的「特性」來貢獻教會、社會,這真正是不得了的事。這就是自由民主的所在才有可能栽培出來的人材。家庭、主日學、青年團契要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每人找到造物主賜給他的天性,他的特色,一生加以發揮就很不得了。
7.夫婦的關係也在第二章表達得清楚。二24說,「所以人要裡開他的父母,結連他的某,他們就成為一『體』(原文是『一塊肉』」。其實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夫婦原來是一塊肉,婦人本來是男人的肋骨,上主上帝從男人拿出來加以造成的。因此夫婦連結成做一體,一個生活單位,是天經地義的代誌,問題是要成做哪一個一體。咱的風俗明明是娶新娘,為什麼說男人離開父母,結連到太太那裡去了?聖經所指的是男人成家以後的心理狀態,這是人性使然,人是無能為力的。男人婚後最關心的不再是父母,乃是妻子兒女,因為從此以後夫婦成為一個生活單位。要經營現代化家庭,建立和諧的社會生活,聖經提供最健康的理念,也是栽培敬虔子女的基礎(瑪拉基二14~16)。
8.在創造的故事裡,生靈充滿上帝的賜福(一22, 28;五2),因此人類代代相傳,從亞當、挪亞到他三個兒子,閃、含和雅弗的子孫,形成公元2000年代,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古代聯合國,再傳下來從閃的子孫傳到他拉。上主從萬人中揀選他拉的兒子亞伯蘭。上帝揀選人的目的是使他回歸萬民,使萬民、地上萬族,「因你得福」,出於萬民,造福萬民的原則。這是上主揀選人成為他子民的唯一目的。
9.正如創世記十一27所記載的,這是亞伯拉罕故事的開始。蒙召的人,首先要離開原生地、家。離開是開創新生活的第一步,這似乎也包括脫離老習慣、老想法。再來就是唯主話是從,用上帝的指示為生活目標。上主揀選的人,祂必賜福他,使他成為大國,得大名,成為上主在世的代理人,「祝福你的我必賜福他們,咒詛/看不起你的,我必咒詛他。」預言在世上做上主喜歡的事,可能有人(少數)會不舒服,例如因你財路被斷的人就會有報復的行為,但是一般而言都會贊同選民所為。總而言之,聖經只讀到這裡,絕對會引起選民就是特權分子的誤會,因為世人跟上主的關係,端賴他們如何對待選民。可是這段經文的重點在十二3b,這下半節說,「地上萬族必因你得福」,這跟民間宗教的信仰理念很不一樣,是真能造福世人的信仰理念,是可行有力的生活方式,也是道成肉身的耶穌一生的生活。總結一句,選民的人生,就是因你得福的人生。
最後講了這麼多,如何落實主造的人類在世的使命,如何盡選民的義務?驗明真理方法就是實踐!按照亞伯蘭的實例,他聽見主的呼召後,在第4節明記著,亞伯蘭就「照上主的吩咐去了。」,聽上主的呼聲就要順服去做。亞伯蘭出去,每到一個地方,如示劍、在伯特利附近,停下來就起造祭壇,保持與上主親密的關係。起造祭壇在祈禱中上主臨在,上主臨在的氣氛會壓制咱周圍黑暗的勢力,如此咱推行上帝事工就容易得多。教會要起死回生要從起造個人和家庭祭壇做起。起造祭壇與主結連,有主同在,在創世記十八記載上主臨在吩咐亞伯蘭說,要在家庭裡教導家人遵守主的道,秉公行義,才能成全萬族必因你得福的應允(祥見十八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