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討論版
題目:永不放棄的愛 日期:2013年5月12日
題目:永不放棄的愛 日期:2013年5月12日
2013/6/1 下午 12:00
題目:永不放棄的愛 日期:2013年5月12日
聖經:出埃及記二章1~10節 講道:黃志良牧師
母愛真的很偉大,當媽媽的有時為了愛自己的小孩,總付出即大的代價,甚至連割捨都是一種愛。以媒體上偶爾報導的棄嬰事件為例,有些確實是泯滅人性、違返天倫的惡行,有些可能是少不更事的母親在還懵懂無知下所做出的傻事,但先前看到的一則媽媽抱著還襁褓中的孩子進警局,將孩子往桌上一放,就企圖掉頭離開的報導,起先也認為這母親實在很不應該,怎可棄自己的孩子不顧?但完整看完這位母親的敘述時,才知她是因真的無力撫養這個小孩,為免孩子跟著自己受苦,才出此下策,只盼望孩子能有機會健康的長大。從表面上看來,這婦人不愛自己的孩子,她也確實用了不是很妥當的方法,但其實這不得以的分離是為了愛這孩子。
有個「捨命護子的鱔魚」的故事,也提醒我們母愛真的很偉大。這故事提到一位中國古代名叫周豫的讀書人,有一天一個朋友送了周豫最喜愛吃的鱔魚來,剛巧這一天他閒來無事,便想試試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藝,好好地煮一鍋清燉鱔魚湯來嚐嚐。當魚湯煮沸之後,周豫將鍋蓋掀起,卻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鍋中有一條鱔魚的整個腹部竟然向上拱起,露出水面,只留頭部跟尾巴在湯水之中。周豫看到這種情形,感到十分好奇,立刻將這條形狀奇特的鱔魚撈出,在剖開牠的腹部之後,周豫驚奇地發現,魚腹中竟有滿滿的魚卵,數目之多,難以計算。原來這條母鱔魚為了保護肚子裡的眾多魚卵,不知費了多少力氣,掙扎著讓自己的腹部避開滾燙的熱水,一直到自己死了,整個身體仍保持著拱起的姿勢,沒有倒下去。周豫看到這一幕,木然呆立了許久,淚水不禁潸然而下,他想:一條鱔魚仍懂得捨命護子,自己忝為萬物之靈,對母親卻沒有盡好應有的孝道。周豫在感慨之餘,發誓終身不再吃鱔魚,從此之後,並加倍地孝敬自己的母親。
在周豫煮鱔魚的故事中那條挺腹救子的母魚何嘗不想好好生下自己的孩子?牠何嘗想要與自己的孩子分離,讓自己的孩子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但為了保全自己的孩子的生命,這母魚雖然與自己的孩子分開,但卻在孩子的身上展現了永不放棄的母愛。
摩西母親的在生下摩西之後,因當時法老王諭令接生婆,凡為希伯來婦人接生時生下的是男孩,就把他殺了(出一16),而必需在孩子的存活之間做取捨。
讓我們發揮想像力來想想當時摩西母親的心情,當她發現生下的孩子是當時王令所不能容的男孩時,內心必是十分掙扎與煎熬,因為留住這孩子,恐怕因違反王令而使一家都遭殃,但不留住孩子,就要狠心親眼看著自己辛苦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無辜的被殺。摩西的母親如何在取捨之間展露出她永不放棄的母愛,讓我們一起進到摩西母親的心路歷程來體會。
一、 摩西母親的「取」
(1) 冒險留下摩西
經過了天人交戰之後,摩西被留下來了,但這可是冒極大的險。如聖經所說,這孩子也並沒有被留下多久,但在冒險留下摩西的三個月中,孩子總會一天一天的長大,也難免會有哭聲,所以在過程中,全家必都是膽戰心驚,可能連摩西當年尚年幼的姐姐─米利暗都必需承受極大的壓力。但就因為一份永不想放棄的母愛,摩西在接生婆的幫助,及全家合力冒險下,在家中得以存活了三個月。
(2) 為摩西做了蒲草箱
當孩子漸長,無法再藏之後,這位不想放棄孩子的母親繼續做了她能想得到的努力。摩西的母親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頭」,若這蒲草箱是用來供摩西長大過程中使用的搖籃,當母親在製做這蒲草箱時,心中必是充滿喜悅。但,事實不是這樣,這蒲草箱竟是用來與孩子分隔用的器皿,這對一個母親來說情何以堪,但在情非得以的情況下,摩西的母親仍忍住不捨與傷痛來完成這個蒲著箱,因為這是她心愛的孩子活命的機會。
(3) 乳自己的孩子
這應該是上帝的恩典,或是上帝給這一家人的智慧,他們將不得不送走的摩西放進蒲草箱後,選擇了河邊的蘆荻旁來放置。是巧合還是他們早有打聽,知道法老的女兒會在這河邊沐浴,所以想碰運氣,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孩子終究獲救了,且在果敢機警的米利暗的推薦下,摩西再度回到母親的懷中接受乳養。此後摩西的母親在乳養摩西時當然仍是無微不至,但情感必是複雜的,因為她心裡明白,這孩子不久之後,將再次離開她。母親的心何其苦,但為了孩子,她仍忍受情感上的煎熬,乳養著隨時都可能再離開他的孩子,這一切只因一個母親的那份永不放棄的愛。
二、 摩西母親的「捨」
(1) 把裝著摩西的箱子擱在河邊
再回到摩西要被放到河邊時的場景,摩西的一家人在想盡辦法要留下摩西的幾個月後,還是敵不過現實環境的殘酷,不得不將孩子「處理掉」。他們選擇放到河邊,雖然是不得以的「遺棄」,但卻是無奈中的一絲機會。所以放下箱子在河邊的那刻,摩西母親的心中除了不捨之外,必有因愛所激發出來的盼望,她必是相信這至少是自己不得不送走的孩子活下去的機會,可見她不是不愛孩子,反倒是因為愛才這麼做。
(2) 把摩西帶回法老的女兒那裏
在不幸中得到可以乳養自己孩子的萬幸,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但一轉眼孩子就長大了,這表示母親將再次失去這孩子了。要將摩西帶回法老的女兒那裏時,摩西的母親必再次承受了心如刀割的痛,雖不是喪子,但此去,還能再見到這孩子與否的無奈,想來就已夠一個為人母的媽媽再次經歷錐心之痛了。但為了這孩子的生命及未來,這母親寧願承受一切的痛在自己的身上。
摩西的媽媽實在是偉大,她對摩西有永不放棄的愛,這是上帝給每一位女性都有的愛,也因為這愛,我們常說「母愛真偉大」。不只如此,摩西的媽媽還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希伯來書的作者這樣詮釋說:「摩西生下來,他的父母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來十一23)除了愛之後,他們一家人必是相信上帝的保守,尤其是媽媽,若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在這整個過程中,恐怕不只淚流滿面可以表達,甚至早就承受不住而灰心喪志了。
大部份的母愛都很偉大,為了愛自己的孩子,都能表現出像摩西的母親那樣,不管是取或捨,都表現出了永不放棄的愛。但除了愛之外,母親們對愛孩子的執著,若能加上信心,相信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與保守,那愛就必更得完全,也能在愛孩子的過程中,不管承受多少壓力、痛苦,都能因為信心而活在盼望之中。
在母親節我們思想母親永不放棄的愛的同時,也當來思想,天父上帝也同樣對我們有如此的愛,祂為了愛我們,使我們能得救,不惜捨下自己的獨生兒子,讓耶穌不僅道成肉身來到世上,還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天父在愛的取捨之間,選擇了暫捨自己的愛子,只為得著我們這些因罪遠離祂的眾子。
我們不能不珍惜天父的這份愛,讓耶穌白白為我們捨了自己。我們當堅信主耶穌,開始學會過捨己的生活,讓耶穌的名得以宣揚,天父愛世人的旨意得以成全。當我們也學會了捨,就必能得,或許捨的是我們很不想捨的老我及世上的一切,但得的可是永恆的生命。願我們都能在捨得之間,更完全的領受天父上帝對世人永不放棄的愛。